李贊峰 機械工業部汽車工業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
目前中國汽車零部件產業三種典型的配套模式同時存在。第一種是歐美“水平分工,自主發展”模式已經陸續進入中國;第二種是日韓“雙向壟斷”模式有步驟、有計劃地滲透進中國,并隨著日韓系整車的發展而逐漸清晰;第三種圍繞中國自主品牌整車而形成的配套體系。目前階段這類配套體系的特征尚不清晰;一方面國有企業原有的“縱向一體化”模式依然存在,另一方面內資民營企業OEM配套處于不穩定的“游離”狀態,此外在高端零部件OEM配套領域與外資進行了大量的合資合作,還有歐美和日韓模式的色彩。
隨著競爭加劇,企業的利潤也會在不同企業間不均衡地分布,在一些優秀企業依然可以獲得高利潤的同時,另外一些企業則會陷入經營困境,并最終被并購或淘汰。短時間內,外資仍將是我國汽車零部件產業的主導力量,尤其在乘用車高端零部件領域更是如此。同時,我國部分民營企業會脫穎而出。目前,民營汽車零部件企業取得了長足進步,不但在國內市場發展迅速,在國際市場也取得了領人矚目的成績,在一些零部件領域已經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部分民營零部件企業已經成功進入國際市場。民營汽車零部件企業將成為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的一支重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