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位:密云縣位于北京市東北部,燕山山脈南麓,華北大平原北緣,屬燕山山地與華北平原交接地,是華北通往東北、內蒙古的重要門戶,故有“京師鎖鑰”之稱。東部、北部分別與河北省興隆、承德、灤平三縣接壤,西部與懷柔區為鄰,南部與北京市順義區和平谷區毗連。全縣東、北、西三面群山環繞、峰巒起伏,巍峨的古長城綿延在崇山峻嶺之上;中部是碧波蕩漾的密云水庫,西南是洪積沖積平原,總地形為三面環山,中部低緩,西南開口的簸箕形。
交通:密云經濟開發區位于密云縣城西南,距北京市區65公里,距首都機場40公里,距天津港160公里。開發區南臨京承高速,北依101國道,從北京四環路出發,沿京承高速公路驅車20分鐘便可到達。
開發區近幾年發展過程中,產業發展形成一定規模,初步形成以下五個主導產業:
1、綠色農產品加工產業
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步伐,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結合密云縣生態環境優勢,利用縣域豐富的農業資源,大力發展綠色食品加工產業。目前代表企業有伊利集團、太子奶集團、今麥郎公司、綠潤板栗集團、宏寶萊飲品公司、美登高食品公司和韓國斗山泡菜公司等食品加工企業8家,占地509畝,協議投資額9億元,實際投資6.13億元,2005年實現銷售收入8.27億元,工業增加值2.35億元,利潤2029萬元,工業總產值8.76億元,稅金4550萬元,解決勞動就業3264人。
2、汽車零部件產業
抓住北京市發展現代汽車制造業的有利契機及現代汽車二次擴規發展機遇,積極引進汽車生產及零部件產業。目前代表企業有韓國萬都株式會社、北汽福田公司、世元、賽龍等27家企業,占整個入區企業的21%。該產業占地1698畝,協議投資24.9億元,實際投資額10億元。2005年實現銷售收入22.5億元,工業增加值5.65億元,利潤6715萬元,工業總產值24.3億元,稅金7085萬元,解決勞動就業4800人。
3、生物醫藥產業
生物醫藥產業是北京是重點發展的產業之一。工業開發區大力引進生物與醫藥項目并初步形成一定集聚規模,在北京市醫藥產業中比較優勢明顯。到目前為止,區內包括華源仁濟醫藥物流公司、康辰制藥、北陸藥業、北京腦血管病醫院、以嶺生物公司等企業24家,占整個入區企業的18.8%該產業占地1183畝,協議投資額16億元,目前總投資5.75億元。2005年實現銷售收入2.34億元,工業增加值1.3億元,工業總產值3.27億元,稅金2747萬元,解決勞動就業1066人。2006年6月,華源仁濟醫藥物流公司的開業將帶動開發區生物醫藥企業的快速發展,形成生物醫藥產業新格局。
4、電子信息產業
開發區探索出了一條密云縣良好的生態環境嫁接首都高科技產業發展之路,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電子信息業。目前引進電子信息企業14家,占整個入區企業的11%,威視股份公司、仁創科技公司、同方人工環境公司等企業都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擁有行業核心技術,發展前景良好。該產業總占地737畝,總投資額12.8億元。2005年實現銷售收入16.6億元,工業增加值4.85億元,利潤1.54億元,工業總產值19.2億元,稅金8218萬元,解決勞動就業2737人。
5、服裝加工產業
利用密云縣幾十年形成的服裝加工企業集聚優勢及密云縣勞動力資源,開發區加大力度引進服裝加工企業。銅牛制衣、太子童裝、國際雪倫等知名企業落戶園區。區內現有服裝紡織類企業8家,總占地313畝,總投資1.9億元。2005年實現銷售收入2.8億元,工業增加值6454萬元,利潤639萬元,工業總產值2.73億元,稅金767萬元,解決勞動就業1814人。
開發區經過近幾年的發展,產業發展各項基礎設施齊全:恒壓環網供水系統,日供水能力5萬噸;110KV變電站兩座,可提供153500KVA電力容量;熱力站四座,實行24小時供熱,每小時可供蒸汽340噸,供氣壓力0.8Mpa;壓縮天然氣站兩座,設計供氣能力為年500萬立方米;電信支局一座,裝機容量5000門,具備網絡寬帶接入條件;污水處理廠兩座,日處理污水能力5萬噸;區內道路四通八達。 32棟40萬平方米不同規格、鋼架結構的標準化工業廠房。區內還建有眾勤公寓樓、眾智家園生活住宅樓,為開發區的不同層次的職工、中層管理人士提供了完善的生活配套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