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及鋁合金表面電鍍層可以提高其耐蝕性、導電性、耐磨性、可焊性及裝飾性等,但鋁的化學活潑性很強,對氧具有高度親和力,新鮮的鋁件暴露在空氣中,其表面會迅速生成一層氧化膜,這層氧化膜在鍍前需清除掉,否則會導致鍍層起泡、脫皮。清除氧化膜及保護新鮮鋁表面是鋁件鍍前處理的關鍵。眾所周知,鋁的電極電位較負,易失去電子,當被鍍件入槽未通電的瞬間,鋁極易與鍍液中的金屬離子發生置換反應,生成一層疏松、粗糙的置換層,影響鍍層與基體金屬的結合力。鋁及其合金在酸、堿液中都不穩定,在鋁件上直接沉積某種金屬的過程中,會發生復雜的電化學反應,影響鍍層的質量,破壞了鍍液組成。要在鋁件上沉積出合格的鍍層,就要找尋一種特殊的前處理工藝,使鍍層與基體金屬之間獲得一層既與鋁基體結合力強,又與鍍層結合力好的中間層。這層中間層能阻礙空氣中氧對純凈鋁件表面的氧化, 同時避免零件入槽后發生置換反應。鋁的電極電位為(一1.56 v),故可利用其電極電位較負的特性,先與電極電位較正的鋅(一0.76v)、鐵(一0.036V)、鎳(一O.25 v)等離子進行置換反應,在鋁件表面生成一層極薄且相對穩定的置換層,這就是化學浸鋅(或浸鋅鎳合金)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