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壓鑄件的生產和消費主要集中在美國、日本、中國、意大利、德國、墨西哥等國家。隨著經濟的不斷增長,全球對汽車、電子通訊等產品的需求多,壓鑄行業得到快速發展。從全球金屬壓鑄件情況看,黑色金屬壓鑄件占比高達80%以上,而有色金屬壓鑄件的占比不足20%,這其中鋁合金壓鑄件的占比達2/3。再從有色金屬壓鑄件的生產消費情況看,主要集中在歐美日等國家和地區,每年的增長幅度在9%左右。
我國的壓鑄生產始于20世紀40年代末,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成為世界上壓鑄件的生產和消費大國之一。從壓鑄件的品種構成來看,鋁合金壓鑄件和鎂合金壓鑄件發展迅速,1995年-2003年,年均增長率分別為11.95%和35.45%。
目前在中國汽車工業以“汽車發動機汽缸、活塞、水泵、變速箱、制動器”為代表,通訊行業以“通訊系統(GSM、CDMA、3G、小靈通等)發射接收基站”為主,電梯行業以“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具”為代表,而電子信息產業以“計算機設備”為代表的應用領域是壓鑄件的熱點產品。
目前,汽車工業已成為我國壓鑄行業最大的需求市場。鋁合金壓鑄件已廣泛應用于汽車發動機汽缸、活塞、水泵、變速箱、制動器等四十多種關鍵零部件的制造。
1.汽車發動機鋁合金缸體壓鑄近年發展迅猛
主要企業有:廣州東風本田發動機公司、重慶長安汽車集團、長安鈴木汽車公司、上海乾通汽車附件公司、喬治費歇爾汽車產品蘇州有限公司以及哈爾濱東安動力公司等;此外,長春一汽集團、重慶渝江壓鑄集團、宜興江旭鑄造公司、廣東鴻圖科技公司、徐航壓鑄有限公司、重慶渝美合資公司、重慶藍黛實業公司、以及高要鴻泰精密壓鑄有限公司等均引進大型壓鑄機自動生產線,開發大型鋁合金壓鑄件。特別是2005年以來跨國汽車巨頭在我國掀起新一輪發動機投資熱,其勢越來越旺,這將有力地推動鋁合金發動機缸體壓鑄的加速發展。
2.汽車摩托車鋁合金輪轂
全國鋁合金輪轂生產企業近百家,2006年產量6600萬只,2007年近8000萬只。我國鋁合金輪轂約占美國市場的40%,“十一五”末汽車鋁合金輪轂出口量將達到2000萬只以上。鋁合金輪轂生產和出口均處于加速增長之勢?! ?/SPAN>
3.汽車零部件市場巨大
2006年,汽車零部件產業總產值達到5200億元,同比增長35%。2007年,汽車零部件產業總產值達到6700億元,同比增長29%。2010年汽車零部件產業總產值目標為13000億元,其中:整車配套7300億元,維修配件1700億元,出口4000億元。汽車及零部件出口,爭取十年內達到1200億美元,占全球總量10%。這為壓鑄業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巨大的市場。
2006年全國鎖具產量14億把,2007年達到15億把,此外,燈具、玩具和車模行業持續發展,均為壓鑄業提供遼闊市場。
(三)通訊系統發射接收基站隨著3G技術的逐步成熟,國內3G牌照發放日期已臨近,新一輪無線通訊基礎設施的建設即將全面鋪開。據有關資料預測,2006年-2011年我國3G網絡建設資本支出約為4000億元,其中系統設備投資約為2300億元。根據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鑄造分會的統計,2005年度廣東鴻圖通訊系統(GSM、CDMA、3G、小靈通等)發射接收基站鋁合金壓鑄件的國內市場占有率為56%,并已與愛立信、中興通訊、深圳華為等大型通訊設備廠商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3G網絡的成熟將為鋁合金帶來良好的市場機會。
(四)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具
近年來迅速發展,主要企業有: 蘇州愛克斯梯級有限公司采用2800噸壓鑄機生產鋁合金梯級;江蘇張家港喬治.費歇爾莫斯納有色壓鑄有限公司,采用意大利2500噸壓鑄機生產鋁合金梯級;還有蘇州江南電梯有限公司、蘇州迅達電梯有限公司、無錫申菱電梯有限公司、無錫歐亞電梯設備有限公司、齊齊哈爾建華電梯廠、泰安金山口電梯配套廠、江陰新大鋁業有限公司、廣東鴻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齊齊哈爾市建華機器廠等一大批鋁合金梯級壓鑄企業。
據中國電梯協會統計,截止2005年底我國的電梯產量達到13.50萬臺。我國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梯年產量從1998年的0.48萬臺增長到2005年的2.10萬臺,年均增長率接近19%。2005年我國出口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梯8,062臺,同期進口自動扶梯僅45臺,顯示我國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未來十幾年是我國城市軌道建設的快速發展期,將為鋁合金自動扶梯梯級產品帶來了強勁的需求。
(五)電子信息產品
根據目前已經公布的統計數據,2008年全國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收入超過1000億元的省市共有8個(見表1),依次是廣東、江蘇、上海、山東、浙江、北京、福建和天津,其收入合計達到48,446.48億元,占全國比重94.56%,從各省市收入情況以及企業聚集的情況看,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仍然主要集中3個區域: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環渤海地區。2007年江蘇省電子信息制造業突破一萬億,總量直逼廣東,成為繼廣東之后,第二家突破萬億的電子信息制造業大省,和廣東一道瓜分中國電子信息制造業半壁江山。
表一:全國十大省市電子信息制造業分析比較
排名 |
城市 |
銷售收入(億元) |
企業數目 | ||||
2006 |
2007 |
2008 |
2006 |
2007 |
2008 | ||
1 |
廣東省 |
12,523.96 |
14,338.75 |
16,112.69 |
4,729 |
3,907 |
4,594 |
2 |
江蘇省 |
8,573.64 |
10,750.00 |
13,092.66 |
2,598 |
2,459 |
2,842 |
3 |
上海市 |
4,184.35 |
5,210.70 |
5,496.27 |
1,193 |
973 |
1,045 |
4 |
山東省 |
2,327.79 |
2,767.25 |
3,500.11 |
1,105 |
969 |
1,088 |
5 |
浙江省 |
2,181.94 |
2,443.47 |
2,540.00 |
2,512 |
2,181 |
2,606 |
6 |
北京市 |
2,242.37 |
2,727.70 |
2,466.59 |
658 |
619 |
671 |
7 |
福建省 |
1,609.79 |
1,694.30 |
1,846.57 |
572 |
530 |
585 |
8 |
天津市 |
2,078.71 |
2,046.90 |
1,734.94 |
551 |
462 |
451 |
9 |
四川省 |
436.59 |
610.23 |
864.54 |
363 |
346 |
386 |
10 |
遼寧省 |
570.54 |
705.49 |
792.11 |
506 |
370 |
398 |
合計 |
35,091.69 |
41,604.5 |
48,446.48 |
14,787 |
12,816 |
14,666 | |
全國總計 |
36,886.43 |
43,766.32 |
51,253.05 |
16,958 |
14,298 |
16,511 |
注:數據來自國家工業與信息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