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補國內空白 石墨坩堝國家標準新津出
——新津舉行石墨坩堝國家標準審定會
4月8日,在氣候怡人、游人如織的水城新津花舞人間,全國鋼標準化委員會所長孫偉、中國耐火材料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徐殿利、四川理工工學院材料與化學工程學院材料化學院副院長陳建等30余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對新津工業園區內的企業——成都市天府石墨坩堝有限公司主持起草的《石墨坩堝》進行審定?!斑@次專業審定將填補國內石墨坩堝無國家標準的空白?!庇嘘P專家向記者介紹說。
據悉,成都市天府石墨坩堝有限公司1993年落戶新津,經近20年的發展,已成西南生產石墨坩堝的重點專業企業,其熔鋁坩堝質量水平國內領先。旗下“天府牌”商標于2002年、2006年、2009年分別榮獲四川省“著名商標”、“四川名牌”等榮譽稱號。公司經過多年的探索及研究,研制出了國內一流的熔鋁保溫坩堝,具有良好的導熱性能(與復合鐵坩堝相當)、使用周期長(三個月左右)、節約能源(約1/3)、價格低廉(低于進口坩堝的60%以上)、操作簡單(勿需作刷涂處理)、鋁液或壓鑄件不增鐵等優點,是國內替代進口的熔鋁坩堝唯一的新一代高效節能石墨坩堝。
“我們公司等靜壓工藝改造于今年2月1日試產成功。”據成都天府石墨坩堝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目前國內石墨坩堝生產工藝有兩種:塑性成型生產工藝和壓制成型生產工藝。以粘土為粘結劑的塑性成型工藝生產周期長,勞動強度大,工效低,用煤燒成,污染大,但因投資少,國內多采用此工藝;而等靜壓設備壓制成型工藝若用清潔能源天然氣燒結,則從根本上解決了污染問題,且減少生產工序近10道,周期短,工效高。
采訪過程中,企業對新津縣委、縣政府在技術改造方面給予的大力指導和支持表示由衷感謝。記者了解到,近幾年來,新津大力實施“工業強縣”戰略,以提升發展水平為目標,以推進“品牌戰略”為基礎,帶動產業優化升級,促進經濟社會跨越發展。圍繞產業結構優化,大力培育和發展工業品牌,加大品牌培育、申報、拓展、保護力度,并建立品牌戰略年度效益評估機制,及時科學調整和完善 “品牌戰略”推進工作。近兩年先后投入技改資金60億元,扶持企業技術進步、爭創品牌、鼓勵上市等8個文件陸續出臺,培育中國名牌8個、中國馳名商標8個、四川名牌26個、省級著名商標12個,以“新筑路橋”為代表的6家企業正積極推進上市工作。僅去年,四川新津工業園區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4.2億元,增長39.4%;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01億元,增長102%;其中,完成工業投資60億元,增長38%;完成稅收4.2億元,增長55%,工業園區產值131.87億元,增長32.8%,實現了地區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工業園區產值“三超百億”的歷史新跨越。四川新津工業園區被列入新材料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全省“1525”產業園區培育行列,被成都市委、市政府列為全市搶抓機遇、推進“兩個加快”現場會兩個參觀點園區之一;獲得“四川省和諧工業園區”、“和諧中國·最佳投資環境開發區”稱號。此次石墨坩堝國家標準審定會定在新津召開,也正是看重這里的政策優勢和天府石墨坩堝有限公司的技術和品牌優勢。
據介紹,此次由天府石墨坩堝有限公司主持起草的《石墨坩堝》共分5個階段完成:準備階段、收集資料階段、專題研究和標準編制階段、征求意見階段和修改階段,最后完成標準送審稿。最終標準形成后將會統一石墨坩堝的規格型號、檢測辦法和質量國家標準,填補國內石墨坩堝無國家標準的空白,搭建石墨坩堝生產企業與用戶之間的溝通平臺,有助于相關部門對產品的檢測檢驗,推動我國石墨坩堝行業技術的不斷發展。
——新津舉行石墨坩堝國家標準審定會
4月8日,在氣候怡人、游人如織的水城新津花舞人間,全國鋼標準化委員會所長孫偉、中國耐火材料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徐殿利、四川理工工學院材料與化學工程學院材料化學院副院長陳建等30余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對新津工業園區內的企業——成都市天府石墨坩堝有限公司主持起草的《石墨坩堝》進行審定?!斑@次專業審定將填補國內石墨坩堝無國家標準的空白?!庇嘘P專家向記者介紹說。
據悉,成都市天府石墨坩堝有限公司1993年落戶新津,經近20年的發展,已成西南生產石墨坩堝的重點專業企業,其熔鋁坩堝質量水平國內領先。旗下“天府牌”商標于2002年、2006年、2009年分別榮獲四川省“著名商標”、“四川名牌”等榮譽稱號。公司經過多年的探索及研究,研制出了國內一流的熔鋁保溫坩堝,具有良好的導熱性能(與復合鐵坩堝相當)、使用周期長(三個月左右)、節約能源(約1/3)、價格低廉(低于進口坩堝的60%以上)、操作簡單(勿需作刷涂處理)、鋁液或壓鑄件不增鐵等優點,是國內替代進口的熔鋁坩堝唯一的新一代高效節能石墨坩堝。
“我們公司等靜壓工藝改造于今年2月1日試產成功。”據成都天府石墨坩堝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目前國內石墨坩堝生產工藝有兩種:塑性成型生產工藝和壓制成型生產工藝。以粘土為粘結劑的塑性成型工藝生產周期長,勞動強度大,工效低,用煤燒成,污染大,但因投資少,國內多采用此工藝;而等靜壓設備壓制成型工藝若用清潔能源天然氣燒結,則從根本上解決了污染問題,且減少生產工序近10道,周期短,工效高。
采訪過程中,企業對新津縣委、縣政府在技術改造方面給予的大力指導和支持表示由衷感謝。記者了解到,近幾年來,新津大力實施“工業強縣”戰略,以提升發展水平為目標,以推進“品牌戰略”為基礎,帶動產業優化升級,促進經濟社會跨越發展。圍繞產業結構優化,大力培育和發展工業品牌,加大品牌培育、申報、拓展、保護力度,并建立品牌戰略年度效益評估機制,及時科學調整和完善 “品牌戰略”推進工作。近兩年先后投入技改資金60億元,扶持企業技術進步、爭創品牌、鼓勵上市等8個文件陸續出臺,培育中國名牌8個、中國馳名商標8個、四川名牌26個、省級著名商標12個,以“新筑路橋”為代表的6家企業正積極推進上市工作。僅去年,四川新津工業園區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4.2億元,增長39.4%;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01億元,增長102%;其中,完成工業投資60億元,增長38%;完成稅收4.2億元,增長55%,工業園區產值131.87億元,增長32.8%,實現了地區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工業園區產值“三超百億”的歷史新跨越。四川新津工業園區被列入新材料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全省“1525”產業園區培育行列,被成都市委、市政府列為全市搶抓機遇、推進“兩個加快”現場會兩個參觀點園區之一;獲得“四川省和諧工業園區”、“和諧中國·最佳投資環境開發區”稱號。此次石墨坩堝國家標準審定會定在新津召開,也正是看重這里的政策優勢和天府石墨坩堝有限公司的技術和品牌優勢。
據介紹,此次由天府石墨坩堝有限公司主持起草的《石墨坩堝》共分5個階段完成:準備階段、收集資料階段、專題研究和標準編制階段、征求意見階段和修改階段,最后完成標準送審稿。最終標準形成后將會統一石墨坩堝的規格型號、檢測辦法和質量國家標準,填補國內石墨坩堝無國家標準的空白,搭建石墨坩堝生產企業與用戶之間的溝通平臺,有助于相關部門對產品的檢測檢驗,推動我國石墨坩堝行業技術的不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