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項目簽約到奠基,20天時間讓天津浩運鋼管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成民倍感黃石辦事效率。他說:“原來指望能在2年內建成投產的項目,現在可以大大縮短建設工期了。”
8月23日,投資1億元占地130畝的天津浩運煤用鋼管項目落戶西寨山區省級工業園。到9月10日止,新冶鋼與西寨山區搭成共建特鋼延伸工業園框架協議不到1年時間,就引進項目17個,其中動工項目6個,簽約項目11個。
發揮優勢謀合作
一方擁有優質鋼材愁銷路,一方有優越區位無項目落戶,新冶鋼和西寨山區都在苦苦期盼著。
是一筆成本賬促成政企雙方的強強聯合。
我們可以算一筆賬:據測算,從黃石運一噸鋼材到廣東,每噸運費500元。而新冶鋼正在考慮,給予工業園周邊相關企業每噸鋼材低于外銷200元的優惠價格。如將特鋼加工廠引入附近的河西工業園,既節省了運費,原材料價格又相對低廉,雙方都能節省大筆成本,從而吸引更多的沿海企業落戶黃石,形成固定的消費群。
新冶鋼是“月”,延伸特鋼產業鏈的加工企業是“星”。新冶鋼的決策層深知:眾星拱月月更明。同時也能緩解、整治本市特鋼延伸加工行業的無序競爭。
目前,西塞山區現有冶金特鋼企業93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35家,年產值近172億元,已具備了較好的產業發展基地。然而,轄區內零星布點、無序建設、無序競爭,造成了西塞延伸加工企業和產品缺乏市場競爭優勢。圍繞新冶鋼這一“鋼鐵航母”配套生產的軸承鋼、齒輪鋼、彈簧鋼、中厚壁無縫鋼管、模具鋼等產品的關聯度不夠,造成新冶鋼這個鋼鐵龍頭拉動作用不能充分發揮,有效資源白白浪費。
搭臺唱戲謀雙贏
政府搭臺是地方招商引資的硬資本和先決條件,政府的臺搭得牢不牢靠、服務水平高不高很大程度決定了企業的演出效果。
眾多客商為何鐘情西塞山區?“投資優勢是‘氣候’,企業是‘候鳥’,哪里的氣候適宜,鳥就會往哪里飛。”西塞山區區委書記杜水生如是說。
對投資者而言,成本是必須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我們之所以選擇投資西塞山區,主要就是看好這里的投資優勢。”鑫興鋼渣公司董事長孫楚平說,“這里有成熟的產業工人,有水路、鐵路、公路的交通優勢,有新冶鋼這樣的大企業作優質原料供應。”
同時還有市、區政府的保駕護航。新冶鋼是黃石市委書記王建鳴掛點服務企業。他每月一次,雷打不動,帶相關部門負責人專程前來調研,及時協調解決企業遇到的困難。
“抓環境就是抓生產力,抓環境就是抓發展。”西塞山區區委書記杜水生一語中的。該區堅持以產業優勢吸引客商,并進一步提高服務企業、服務項目的水平,做到特事特辦、急事急辦,做到政策跟著客商走,營造“投資成本最低、回報最快、效率最高、信譽最好”的投資發展環境。
去年以來,西塞山區不僅充分發揮政府搭臺招商的優勢,而且創新招商形式,不失時機地反彈琵琶,奏一曲“企業搭臺,政府唱戲”的妙音。
去年12月,中信泰富特鋼集團2009年營銷會在廣西南寧召開,在次年會上,新冶鋼唱了主角。西塞山區“見縫插針”借助這一平臺,一舉與合肥東方冶金設備有限公司、江蘇宏寶集團等15家企業達成合作意向,其中9個5000萬元以上的項目已簽約。而這些項目優質鋼材正來源于新冶鋼,雙贏目的已達到。
今年5月,西塞山區這一舉措再獲碩果,借助新冶鋼這一“月老”搭橋牽線,敲定加拿大艾瑞升國際集團1億元特鋼加工項目。
樹立目標謀發展
依托西寨山特鋼延伸加工園,每年可消化新冶金鋼優質鋼材50萬噸,這更增強了新冶鋼董事長錢鋼辦好這個加工園的信心。
依托西寨山特鋼延伸加工園,使西寨山區每年可增加工業總產值100億元,這更增強了西寨山區決策者們辦好這個加工園的信念。
目前,西寨山區按照“三個一批”的方式,整合特鋼模具資源,打造模具鋼工業園。即根據國家產業政策,發展壯大一批規模大、競爭力強的特鋼企業,改造整合一批分散發展、技術含量不高、規模偏小的模具鍛造企業。淘汰關停一批質量差鍛造企業。
西塞山區積極做好新冶鋼460、273、140等一批總投資近200億元特鋼延伸產業鏈項目鋼管項目服務。“通過民營化改制和市場化運作,盤活一些從原冶鋼集團分離出來為新冶鋼服務配套的企業和利用冶鋼人才、技術輻射形成的企業,打造鋼管工業園。”區長胡敏說。
目前,西塞山與新冶鋼簽訂共建合作協議,制訂了共建方案,落實相關扶持政策,建立了一系列招商引資協作機制,先后引進一大批生產工藝先進、產品附加值高、帶動能力強、投資生產規模大的模具生產大企業入園,共同將這一優勢產業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