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時期,撫順市委、市政府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緊緊抓住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的歷史性機遇,按照資源型城市向資源深加工型城市轉變的發展思路,加快改革發展步伐,加大城市經濟轉型力度,促進了各項經濟指標的持續快速增長,經濟社會進入發展的快車道。5年來,撫順市從區域實際出發不斷充實發展思路,形成了“以實施沈撫同城化戰略為抓手,以建設"兩城兩帶"為目標,做大新城、做強縣區、做深產業、做新老區、做靚城鄉”的發展思路。
“十一五”期間,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6%;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年均增長25.3%;工業整體規模和水平大幅提升,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總產值1647.7億元。沈撫新城成為拉動地區經濟增長的核心引擎;石化新城完成4平方公里園區場地平整,落地超億元項目11個;南環產業帶進入了快速建設期;渾河文化產業帶明顯提升城市形象。
歷史遺留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作為老工業基地和煤炭資源枯竭型城市,撫順積累了大量的嚴重制約快速發展的矛盾和問題。5年來,撫順堅持解難題、打基礎、利長遠,投入相當大的精力和財力,認真加以解決。在全國率先啟動并完成棚戶區改造。累計投入52億元,共拆遷335萬平方米,使近10萬戶居民告別了棚戶區。強力推進國企改革。加快實施以新撫鋼改制,撫鋁、紅透山礦重組和撫鋁、撫鋼政策性破產為代表的國企改革,基本完成了以發展為目的的國企重組改制。積極開展地質災害治理。持續推進采沉區居民和部分工業企業避險搬遷,積極爭取并被國家確定為礦山地質災害綜合整治試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