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行業是鋁精深加工最重要的應用領域。對于現代運輸行業輕量化而言,鋁合金材料具有的價值日益凸顯。鋁所具有的優良特性使其在運輸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其不僅能降低燃油消耗、減少有害排放,還能夠提速降噪、安全舒適。國際模協秘書長羅百輝表示,到2015年,關鍵新合金品種開發要取得重大突破,基本滿足大飛機、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等需求,形成高端鋁合金材30萬噸的生產能力。未來幾年,政府有關部門將大力扶持企業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軌道交通用大型鋁合金型材、加快開展航空用高抗損傷容限合金、高強度鋁合金品種開發,以及鋁合金薄板、厚板、型材和鍛件的工程化技術開發。
當下,“節能”和“環?!迸c我國輕量化發展戰略密不可分,其催生了交通運輸業的大發展和大跨越,尤其是汽車、重卡兩大市場對鋁的需求量驟增。
奧迪公司最早于1980年在Audi80和Audi100上采用了鋁制車門,之后不斷擴大應用。1994年,奧迪公司斥資800萬歐元建立
“鋁材中心”(后被更名為“奧迪鋁材及輕量設計中心”),開發了第一代AudiA8全鋁空間框架結構。而今, 上海大眾等本土汽車品牌也開始采用鋁合金材質,涉及汽車門、引擎蓋與行李廂等部件。
雖然汽車的大部分零部件,國內廠家都能自行生產,但是前擋板這一具有超韌性的新材料還需要從國外進口。一旦國內能夠生產相關的替代產品,將大大降低汽車企業的生產成本。
此外,我國貨運掛車社會保有量約300萬輛,雖然只占汽車總保有量的3%,但其燃油消耗量卻占到汽車總燃油消耗量的25%。隨著節能減排的需求,掛車輕量化已成主流,如果我國鋁制掛車應用比例達到發達國家70%的同等水平,即210萬輛,則年可至少節約燃油90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717萬噸,為交通運輸行業帶來2000億元以上的經濟效益。
國際模協秘書長羅百輝表示,《鋁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的出臺,有利于上游新材料企業突破技術瓶頸,為下游制造業制造更大的利潤空間。未來幾年,我國交通領域輕量化趨勢將更加明顯,鋁精深加工企業必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中國忠旺將呈現出工業鋁型材、鋁壓延材、鋁精深加工“三箭齊發”的良好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