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電評述中國3月份CPI增幅升至3.6%
國家統計局9日公布3月份經濟運行數據,其中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增長3.6%,高于2月份3.2%的增幅。美聯社、法新社等外國通訊社播發報道加以評論。美聯社說,3月份中國CPI增幅高于2月份主要是由食品價格上漲7.5%推動的,但分析人士預計,3月份CPI增幅只是短暫加速,未來幾個月價格上漲應會緩和。法新社說,中國3月份CPI增幅較前一個月緩慢回升,略高于分析人士預期,主要原因是糟糕的天氣推高了食品價格以及政府提高燃油價格。分析人士預計,盡管3月份價格上漲,但通脹的下行趨勢很可能不會改變,今年全年CPI增幅將保持在4%以下。
英報載文分析全球鋁業發展困境
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站9日載文說,從目前來看,全球鋁業的發展情況不容樂觀。必和必拓鋁業務2011年下半年稅前出現虧損,世界第一大鋁生產商俄羅斯鋁業公司(Rusal)去年第四季度營業利潤下降72%。挪威鋁金屬生產商海德羅公司首席執行官斯韋恩·理查德·布蘭扎格在一年一度的致股東信中寫道:“過去10年里,鋁金屬的盈利情況一直不容樂觀。”必和必拓首席執行官高瑞思認為,多年的產能過剩壓低了鋁金屬價格,并導致存貨積壓,隨著占鋁生產成本一半的能源價格迅速上漲,整個行業至多僅能維持保本。他說:“鋁業利潤率的下降是結構性的,而非周期性的。”同時,美鋁已宣布年內將其全球產能削減12%,但部分業內人士對類似的停產聲明感到懷疑。盡管目前有大量庫存積壓,但交易員和銀行卻在繼續買進鋁,想通過囤貨獲利,這種行為提升了鋁價。有分析指出,全球鋁業正在與自律做斗爭。
美報援引IIF調查稱新興市場借貸狀況惡化
美國《華爾街日報》中文網絡版10日報道說,國際金融協會(IIF)警告稱,盡管近期歐洲央行為避免國際市場出現信貸緊縮采取了措施,但歐元區債務危機仍繼續擠壓新興市場借貸狀況。據IIF對132家主要新興市場銀行的調查顯示,最近幾個月,由于擔憂歐債危機或將失控,歐洲信貸接近枯竭,歐元區停止向新興市場提供貸款。歐洲央行為了應對這一局面,以較低利率向市場提供了大量貸款,阻止了信貸狀況的進一步惡化。但調查顯示,新興市場借貸狀況仍在惡化。IIF的調查還顯示,自該機構2009年開始這一調查以來,新興市場的貸款需求首次出現下降。這表明,為避免經濟過熱而實施的緊縮政策開始生效,但這也意味著新興市場的增長動能或已見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