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大半年的“嚴冬”后,LED市場似乎有回暖的跡象。
深圳LED產業聯合會調查顯示,3月份LED市場明顯向好,各大封裝、背光應用、顯示屏應用、照明應用企業訂單飽滿,中下游領域的需求強勁也有效帶動了上游配套材料的大幅增長。該會負責人認為,這是因為歐美等海外市場穩步增長,日本“3.11”地震引發核危機之后,政府和民眾對節能環保的LED產品保持了極大的關注,LED照明需求迎來大爆發。而近期頻頻出現的政策面扶持信息,也給國內LED企業帶來了希望。
政策利好頻傳
3月底,由發改委、財政部、科技部組織的“2012年半導體照明產品財政補貼推廣項目”在北京美泉宮飯店進行了公開招標,確定高效照明產品推廣企業、產品規格型號及協議供貨價格。據報道,共有100多家企業參與了此次招標。
此次財政補貼推廣項目是財政部首次針對LED產品推廣進行補貼,以前主要是針對上游芯片企業購買MOCVD(氮化鎵金屬有機化學氣相沉積機臺)給予補貼。本次招標共包括室內照明產品LED筒燈、反射型自鎮流LED燈,以及室外照明產品LED路燈、LED隧道燈4類產品。
根據我國逐步淘汰白熾燈路線圖,從2011年10月1日起按功率大小、分五個階段逐步禁止進口和銷售普通照明白熾燈。根據發改委的數據,2010年白熾燈的國內銷量為10.7億只。有業內人士表示,逐步淘汰白熾燈后,替代產品將是傳統節能光源和LED照明光源兩大類。
“發改委很有可能在今年投入80億元用于補貼民用LED照明。”據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賀在華分析,在逐步禁止進口和銷售普通照明白熾燈之后,推廣節能燈成為政府的主要工作。地方上早已先行一步,如廣東省將于2012年逐步開展室內照明補貼,并且規劃到 2015年,LED照明要占廣東室內照明的3成;在市政照明方面,未來兩年將有超過60萬盞LED燈具用于路燈照明。不久前,佛山本地的LED企業國星光電、雪萊特、佛山照明、美的、歐司朗等10家剛剛拿下了當地家博城的LED照明工程訂單,總規模10萬盞以上,采購總值預計超過1億元。
市場或先抑后揚
數據顯示,2011年1~7月,我國LED產業計劃新增投資總額仍達1256.18億元之巨,其中超過40%的資金是在多個產業環節投資,甚至是進行全產業鏈投資。更為值得關注的是,非LED企業跨入LED行業所進行的投資已經占全部投資項目的比例超過45%。
“不少企業看中國家相關的政策扶持以及給予的相關補貼,大量涌入LED上游行業,造成生產規模無序擴張;而另外一方面下游應用端的市場還未全部打開,造成了上游產品消化滯緩?!兵櫻汶娖鞴P經理陳昕表示。
LED產業研究機構LEDinside的報告顯示,2012年,由于生產芯片的MOCVD機臺巨大的產能仍未完全釋放出來,整體產業供過于求的狀況仍將持續。
賀在華表示,在產能過剩的背景下,行業整合是必然的趨勢。從LED全產業鏈上分析,上游企業的集中度最高,中游相對集中,而下游的應用市場最為分散。
在賀在華看來,得益于LED背光源需求的回升以及LED照明需求的增長,今年國內LED行業將呈現出前低后高的發展態勢。但“產能過剩,尤其是芯片這一環節的產能過剩現象尤其明顯。按照目前的發展趨勢,至少要到2013年國內的LED產能才能完全消化?!?/p>
陳昕認為,預計消化的時間應該是跟應用市場的啟動緊密相關。“隨著應用端企業順應市場需求進行產品開發,以及制造成本的逐步下降,上游積聚的過剩產能有望得以消化。所以LED下游應用的市場渠道打通至關重要。”
成本過高、缺少核心技術一直是困擾企業的瓶頸。為了從競爭中勝出,企業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勤上光電推出了“工廠孵化計劃”商業模式,向合作方提供“核心照明模組+集約化供應鏈+專業解決方案”,而合作方不需要使用勤上光電的品牌,意在打破地方保護和進一步降低成本。合作伙伴越多,對上游的議價能力就越強。
鴻雁電器選擇與上游企業臺灣東貝合作,意圖通過產業鏈整合來降低成本;同時,鴻雁與杭州市政府合作建立LED技術研究院,意圖在技術上有所創新、降低成本。在市場渠道方面,鴻雁希望能夠借助傳統的銷售網絡重新布局LED照明的銷售。
上游新機會
“目前LED制造的整體成本過高?!币晃患夹g研發人員與市場分析人員表示,也因此在上游技術創新上,企業仍然有機會。
業內觀察人士認為,成本下降的關鍵驅動力之一是氮化鎵LED芯片生產從藍寶石或碳化硅襯底向硅襯底的轉移,這一新的方式正受到業內許多主要制造商的支持,雖然成功程度不一?!暗夹g更新是很難的事情,現在的新技術多不成熟,配套的生產設備價格昂貴,新產品良率有待改善,現在貿然上馬可能會導致更高的生產成本。”該技術研發人士表示。此外,現在生產線建設成本恐怕還沒有收回,也不太可能很快應用新技術,建設新的生產線。
與此同時,雖然國內芯片生產企業購買了大量MOCVD,但是由于國內專業技術人才缺乏、生產工藝把握不到位、生產管理水平低,生產的芯片質量較差,目前國內封裝和應用企業使用的芯片絕大部分從臺灣進口。所以這方面的改進仍有空間但也需要時間。該人士表示,另一個對企業來說將有很大施展空間的機會將是LED控制領域,即現在一些企業所推廣的“智慧照明”概念。所謂“智慧照明”即是通過一個控制平臺,只要使用一個手持無線遙控器,墻上集控開關甚至任何一部手機及計算機都能實現對一個場合中所有燈具等的控制。
在控制領域,中國企業仍要面對國際上的強大對手。自動化巨頭施耐德早早就提出了“智能生活”與“智能城市”解決方案。在智能生活方面,施耐德稱自己主要是與房地產開發商合作,面向中高端的小區樓宇,開發商使用了智能生活方案的,每平方米照明造價只需增加500多元的成本,售價即可增加2000元到3000元。而在智能城市方面,施耐德已經在與工信部聯合進行試點。
在新的機會面前,中國企業仍需努力才能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