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我們都講,企業之間的競爭,是人才之間的競爭。實際這只是一個表象。歸根到底是企業制度的競爭。什么樣的企業環境,孕育出什么樣的企業倫理。老板與經理人無數恩恩怨怨的故事,看似悲歡離合,其實也正是推動本土職業經理人生存環境成熟規范的動因。置身于該階段下的各職業階層,包括肩負著實現企業價值創造最后成果的營銷精英們,無論是達成新貴、抑或是淪為職場流浪漢,考較的絕不僅僅是知識、技能方面的與時成長能力,更是道德素質與生存智商的交相輝映……
外部環境的影響
·中國已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正加速從一個相對被動的適應者、參與者向更加主動、積極的建設者和國際規則的制定者方向邁進。
·信息的爆炸,將我們推向一個“更快”的時代。
·技術創新步伐的加快以及產品的生命周期縮短使得我們眼花繚亂。
·資本的介入,將每個企業的規模,都壓縮在一個起跑線上。
·資源網絡的擁有,將改變新的競爭格局。
快速多變的時代特征,與大國經濟的發展趨勢,都會使我們的企業、企業家以一個從未有過的高度,去審視自身的發展要素及成就的可能性。因此人才的升級與換代必將日趨頻繁與激烈。
內部因素的影響
·短期價值體現的投名狀,造成營銷高管的急功近利
·營銷體系的缺失,造成空降兵的孤軍奮戰
·較高的當期激勵,造成內部相關部門的冷眼旁觀
·較高的透支使用,較低的培養注入
·企業家的信任程度及企業的信用體系
………….
正是:企業家的高瞻遠矚與企業內部管理體系的差距,甚至企業家個人魅力的缺陷,都會造成營銷精英的顧此失彼。一旦光環失色,難免黯然出局。
自身因素的影響
·自身能力的局限性
·傳統銷售手段、技能的階段性
·投機心態與游擊觀念
·盲目自信與短期眼光
·價值觀與職業素養
……………
每個人的成功都不是簡簡單單的,很多局面的形成,大都是自身因素造成的。個人的成功,一定是基于組織的成功。擺正自身與組織的關系,加強自身修養、增添管理情商,將自身的發展同樣視為銷售經營,才可謂精英中的精英。
思考與選擇
·正確認識自身的能力,以駕馭體系為企業立足之本,補足“一技之能”的階段性價值
·定位、到位,不越位
·良好的學習心態,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
·審時度勢,合理匹配的選擇職業平臺
·努力提升管理情商,以老板的安全感,贏得自身安全感
·散買賣,不散交情
老板者鑒
企業的發展難免造成人員的流動與組織更替。企業規模越大、精英分子越多,就越難實現有效管理和持續凝聚。雖然管理要義的普及和管理實踐的體會,使我們學會了對“體力”勞動者的管理,但面對“知識型”的精英群體,不僅“組織協同理論”沒有給出答案,甚至很長一段時間都將是一個難題。但僅以給出實惠,或耍耍文化手段就能搞定一切的做法,只能是表面文章。企業能否建立真正的“以人為本”、真正的建立“以人為本”的制度機制。正像一位大勢所說的,以組織成員的私權為本,以組織的公權為律。公權既來自于私權的讓渡,同時又用于為私權服務,雙方都以長期化和利益最大化為共同目的,才是管理升級、企業升級,更是經理人“職業”行為升級的前提和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