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六省一市塑料產業迅猛發展,目前已形成五大通用樹脂、五大工程塑料、改性塑料的生產,塑料制品,塑料機械,塑料模具加工及相關助劑供應等完整的產業鏈。
華東六省一市塑料行業企業通過引進、吸收和改造的深入,產品結構更趨合理,裝備水平不斷提高,新產品、高新技術、企業的綜合素質和市場競爭力均有明顯增強。據不完全統計,2007年一季度塑料樹脂及共聚物產量303萬噸,聚氯乙烯樹脂74萬噸,聚乙烯樹脂66萬噸,聚丙烯樹脂64萬噸,聚酯樹脂199萬噸,分別占全國同類產品的42%、34%、38%、37%、81%;塑料機械設備同期產量為10.4萬噸,占全國塑料機械設備產量的78%;各類塑料產量為317萬噸,占全國塑料制品產量的51%。值得一提的是浙江省塑料制品平均年增長率高達23.4%,平均每年增加制品產量在50萬噸以上,浙江省塑料制品產量連續十年居全國塑料制品產量第二位;今年一季度,浙江省塑料制品業投資增長49%,與去年同期相比提高22.1%;江蘇省塑料制品產量增長最快,同比增長46.2%,居全國塑料制品產量第三位;山東省、安徽省塑料工業也呈現出較快增長態勢。
從塑料制品的品種來看,浙江省的塑料薄膜、塑料人造革、塑料加工機械制造產量居全國同類產品之首;江蘇省塑料合成革、泡沫塑料產量為全國第一;山東省的塑料編織袋產量居全國第一;福建省塑料管材及附件、安徽省的塑料板材、片材等型材均在全國同類產品名列前茅;江西省塑料工業整體水平也在穩步推進。
合成樹脂產業系列化、專用化
塑料樹脂生產方面,上海在中石化上海石化、高橋石化公司、上海氯堿化工股份公司及上海化學工業區的建設將繼續保持在合成樹脂制造方面的高產優質及品種的多樣性,以滿足下游塑料制品企業及進行共混改性塑料的需要。與此同時,滿足專業化應用的特殊樹脂開發在華東地區同樣發展迅速。
上海石化塑料事業部自主研發的高光澤耐熱型聚丙烯專用料,經美國FDA UL-94HB等級測試,產品完全符合歐盟RoHS指令要求,產品的衛生性、安全性和阻燃性符合國際標準要求,綜合性能達到了國外同類產品的水平。此外,在高速雙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專用料等一系列專用料方面也有較快發展。九江石化成功開發耐高溫透明專用料NR-03,解決市場短缺的高耐溫PP專用料,對流延膜的發展具有很大作用。
含氟聚合物步入黃金發展期
含氟聚合物是氟化工的主要產品之一,產品主要包含氟樹脂與氟橡膠兩大類,其中氟樹脂主要分為非熔融加工的聚全氟乙丙烯PTFE,以及可熔融加工的聚全氟乙丙烯FEP、聚偏氟乙烯PVDF等均聚或共聚樹脂。近年來,華東含氟聚合物產業發展形勢喜人,目前已形成以上海三愛富、浙江巨化、江蘇梅蘭、山東東岳、常熟大金獨資企業等為代表主要生產基地,總產量2006年已達35,400噸,其中樹脂32,750噸,平均增長26%。含氟聚合物在產品總量、品種及質量上基本滿足國內機械、石化、航空航天、汽車、電子等行業需求,中國也成為與美國、日本、歐盟并列的四大含氟聚合物市場之一。
可降解塑料生產廠相繼設立
降解塑料技術的發展正在改變人們對這一新材料技術的認識,耐高溫、高延展性、高透明度技術都已研發成功,降解塑料功能性在不斷提高。江蘇省普天環保產業有限公司“可降解環保產品項目”近日在南京六合經濟開發區開工。這個“巨無霸”項目總投資47億元,主要生產可降解一次性餐具、農用地膜、工業包裝以代替造成“白色污染”的塑料制品。浙江華發生態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生物質全降解材料”年初通過省級新產品鑒定。山東三星集團有限公司年產2萬噸聚乳酸工程在濱洲市鄒平縣動工興建,計劃明年3月建成投產。該項目投資3.7億元,采用國內先進的生產工藝,以淀粉為原料,經酶處理和微生物發酵生產高品質乳酸,再經聚合生產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在江蘇常州,一種能耐熱100℃、防水防油,可制成購物袋、一次性餐具等的新型全生物降解塑料項目投產,總投資為5000萬元,設計年產能為2萬噸。
木塑復合材料有新發展
木塑復合材料(WPC)產品具有原材料價廉易得,生產工藝科學高效,技術延伸性廣泛等特點,其開發生產不但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而且是可持續發展的環保型項目。木塑復合材料可廣泛用于制作物流托盤、鐵路枕木、建筑裝潢等領域,尤其在園林景觀、戶外裝潢,亭園護欄等場合更能顯示材料特性。
木塑生產企業在華東地區近年來不斷發展,如上海奔奔門業有限公司生產的木塑門窗、上海弘泰工業有限公司的木塑產品已廣泛應用于國內外。繼江蘇聯冠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南京聚鋒木塑科技有限公司等之后,近日木塑技術又有新發展。杭州師范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開發的木塑復合材料被北京奧運會作為綠色建材用于奧運場館建設。產品外觀木質感強,強度高,不易褪色、變形,同時達到保護森林和綠色環保兩個目的。目前這項創新技術已經完全實現工業化生產,年產量可達2000多噸。安徽國風木塑科技有限公司的木塑復合新材料項目近日通過鑒定驗收,被認定為安徽省企業技術中心創新能力項目。該項目技術工藝流程合理,產品具有抗紫外線能力,著色性能好,防腐、抗酸堿,有木質感等,機械性能優于木質材料,可100%回收再生產。
近年來,華東地區已成為國際塑料制造業轉移首選之地,良好的投資環境,廣闊的市場,相對低廉的制造成本,使得國際塑料制造企業和與其配套的塑料制造企業紛紛進入華東市場,為這一區域的對外合作、技術升級及國際化運營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巴斯夫在華的第一家工程塑料生產廠,在上海浦東投產,年生產能力4.5萬噸。該集團所制造的工程塑料一半被用于汽車工業。中國將成為其繼德國和美國之后的第三大市場。
兩年前,德固賽在上海化學工業區投資建立60萬平方米的基地,生產甲基丙烯酸酯一體化項目是其中一部分。近日,國家發改委核準了德固賽特種化學(上海)有限公司甲基丙烯酸酯一體化項目。該公司將投資2.5億歐元建設這一全球頂級規模的項目基地,預計今年9月開始動工,2009年投產,年產量達10萬噸。該產品廣泛應用于包括LCD液晶屏幕、汽車內飾件在內的各種塑料制品。
日本住友兩家新公司在蘇州開業,總投資為1250萬美元,主要生產經營電器用的絕緣成型件等產品。塞拉尼斯泰科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生產廠和長纖維增強熱塑性塑料生產廠在南京化學工業園區破土動工,將分別于2008年上、下半年投入運營,屆時將滿足亞洲地區汽車、家電、電子等市場對該類產品的需求。
德國的朗盛公司在無錫成立工程塑料研發測試中心。歐洲塑料巨頭——美國Linpac集團近日在江蘇省常州市投資1250萬美元,興建第二個塑料薄膜廠。
塑料產業集聚優勢突出
隨著華東地區塑料行業的蓬勃發展,伴隨著塑料原材料市場的崛起,形成具有塑料原材料集散、批發交易、信息發布、產品展示、電子商務等綜合的新型塑化專業市場集群,從開業十多年的上海中山化工塑料市場、余姚中國塑料城,到太倉的江蘇華東國際塑化城,上海錦珂國際塑膠中心等,中國江蘇國際塑化城也于5月8日在常州開張迎客。
浙江的臺州市,已將塑料作為其支柱產業之一,已初步形成了塑料制品、機械、模具完整的產業鏈;江蘇的昆山、上海的奉賢、金山等均有塑料企業比較集中發展的工業園區;今年6月15日安徽省塑料協會與懷寧縣政府共同簽署組建“安徽省塑料工業園”的協議,目前已有89家企業集聚。隨著華東地區塑料產業持續快速、穩定健康發展,塑料產業集聚將成為一種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