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鋼件造型工藝的基本原則:質量要求高的面或主要加工面應放在下面;大平面應放在下面;薄壁部分應放在下面;厚大部分應放在上面;應盡量減少砂芯的數量;應盡量采用平直的分型面。
鑄鋼件造型工藝的基本要求:木模:要求輪廓完整,無裂紋、無破損、無殘缺,表面光潔,尺寸符合鑄造工藝圖紙要求,并經常進行尺寸校驗。砂箱:砂箱的尺寸大小應根據木模規格確定,大、中型砂箱應焊接箱筋。
鑄鋼件造型工藝的澆注系統:根據鑄件的結構特點的工藝要求,選擇適宜的澆注系統,通常采用頂注式、底注式。
(1)澆注系統設置基本原則:澆口、冒口安放位置合理,大小適宜不妨礙鑄件收縮,便于排氣、落砂和清理,應使鑄型尺寸盡量減少,簡化造型操作,節省型砂用量和降低勞動強度。
(2)內澆道位置的注意事項:內澆道不應設在鑄件重要部位;應使金屬液流至型腔各部位的距離最短;應不使金屬液正面沖擊鑄型和砂芯;應使金屬液能均勻分散,快速地充滿型腔;不要正對鑄型中的冷鐵和芯撐。
冒口(1)冒口設置基本原則:根據鑄件的結構和工藝要求正確選擇冒口的形狀、大小和安放位置;根據冒口的有效補縮范圍合理地確定冒口數量;
(2)冒口設置基本要求:對于壁厚不均勻的鑄件,每個熱節部位都必須設置冒口;應盡量設置在鑄件被補縮部位的頂部或近旁;當鑄件在不同高度上有熱節需要補縮時,可設置多個冒口,但各冒口的補縮區必須隔開;冒口最好不設置在鑄件重要的或受力較大的部位;應盡量使內澆道通過冒口;冒口應盡量不設置在鑄件應力集中處;冒口最好設置在鑄件需要機械加工的表面上。
在鑄鋼件生產中,鑄鋼件造型工藝應遵循以上要點,以保證得到質量精良的鑄鋼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