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美高科、佳明重工、富惟汽配等一批企業的生產車間里,搬運、切割、堆垛、點焊等耗時費力的生產工序,部分勞動力已逐漸被自動化生產線、機器人應用所取代,勞動密集型企業正邁出大步伐向智能化生產轉型。三水制造業正在發生的變化,只是中國制造業向智能化、自動化轉型升級的一個縮影,背后蘊藏著國內機械裝備制造產業巨大的市場潛力。
在佛山打造珠三角西岸機械裝備產業帶的宏偉藍圖下,三水將承擔起增量千億裝備業產值的重任。在不久前,三水的工業主戰場——三水工業園區,作為佛山市智能制造產業基地的組成部分,已成功申報“省市共建佛山智能制造產業基地”。
政策、資源將為三水發展機械裝備產業帶來更大的機遇;三水自身亦擁有相鄰區域不可比擬的空間優勢。但是,機械裝備產業規模小、創新驅動力不足也是三水的“硬傷”。在機遇與短板的碰撞中,三水打造超千億機械裝備產業集群的底氣來自哪里?打造機械裝備全產業鏈的方向在哪里?
在三水眾多發展勢頭迅猛的機械裝備企業中,普拉迪是其中一家,近年產銷都保持約30%的增速。在其車間,多種數控加工中心產品正在檢測出廠,這些數控加工中心產品能整合生產的3~4道工序,實現一次性加工,全過程只需一個人操作數控設備。公司副總經理殷正斌說,普拉迪開發的5軸聯動數控產品已搶占市場先機,在市場剛需帶動下,公司實現高速增長。
普拉迪高速增長的背后,是國內擴大內需、產業轉型激活了對機械裝備的巨大需求。三水普拉迪以及生產陶瓷機械的恒力泰、有機硅自動生產設備的金銀河、擁有飲料包裝機領先技術的瀛輝機械等一批行業龍頭,正享受技術創新及市場帶來的紅利,在發展的高速跑道上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