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5年,LED行業的并購潮愈演愈烈,企業間的并購也不再局限于中下游,而是蔓延到了封裝設備領域。
4月初,晶盛機電(300316.SZ)一紙公告重新挑動了LED自動化設備行業的神經。公告顯示,晶盛機電將出資1.38億元用于收購杭州中為光電51%股份,其最大的原因在于中為光電的“智能制造解決方案”,與晶盛機電“成為基于工業 4.0 背景下的智能化裝備與服務的提供商”的理念高度吻合。
中為光電在LED行業內知名度頗高,這家從封裝單機自動化分光、編帶設備做起的LED設備企業,自2009年開始捕捉到燈具自動化設備的契機,大力發展LED照明燈具全自動化的生產線,業務已全面覆蓋 LED 行業上、中、下游產業鏈。工業4.0和中國制造2025理念的提出,更是讓提倡“智能制造”的中為光電成為自動化設備行業的“排頭兵”。
“其實(晶盛機電入股中為光電這起案例)對中為的估值不算太高,但總算也是對中為光電這些年努力有一個交代了。”同樣是國內一家設備廠商的總經理這樣評價這一并購案。
封裝設備有五大核心部分:前端的固晶、焊線、點膠和后端的分光、編帶。在傳統思維中,設備是國外廠家的更好,而經過近幾年國內企業技術的快速進步,國內設備與國際大廠的設備的差距正逐步縮小。
高工產研LED研究所(GGII)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固晶機新增量2500-3000臺、焊線機3500-4500臺、點膠機2000-2500臺、分光機2500臺、編帶機1800-2000臺。GGII高級研究員李生發表示,由于設備價格下降,且封裝行業目前的產能擴張比較謹慎,除去上市企業和較大規模企業,其他中小企業擴產比較少。
炫碩SMD-LED全自動分光機
2010年成立的深圳市炫碩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炫碩光電”),成立初期定位為市場的追隨者,將目標定為行業內排名靠前的幾家企業,而到了2011年,則決心要做市場的挑戰者,并一步一步地成為行業領導者。
炫碩光電的迅速成長,其實是國內設備企業的一個縮影。
另一個較為典型的代表則是深圳市新益昌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下稱“新益昌”)。新益昌在2005年開始進入LED行業,一開始也在“仰視”以ASM為代表的一眾國際設備廠商。2010年后出貨量開始穩步上升。“2010年開始,我們的設備每年基本有1000臺以上的出貨量。”新益昌總經理宋昌寧告訴記者。
事實上,國內LED封裝設備企業的日子并不如表面那么滋潤。雖然有20%左右的毛利,但賬期卻是所有設備廠商不愿提及的痛。
2011年-2012年,封裝設備行業的回款規則被打破,如今至少半年以上的賬期,讓一些企業變得被動,仿佛生活在火山口,時刻警惕著下游客戶的資金情況。去年巨亮光電跑路,在行業內引發很大的震動,巨亮光電的供應商們都叫苦不迭,其中就有設備廠商直接受到沖擊。
http://www.szscree.com/ www.zqhang.com www.ylhled.com www.zlmo.cn www.sifuwang.net www.szsmdled.com www.hyhxzszy.com www.hnnr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