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鋁業一度是該國工業強大的象征之一,但隨著中國同行的崛起,全美鋁生產商已從23家削減至5家。從易拉罐到噴氣飛機,作為一種用途廣泛導電特質顯著的輕型有色金屬,鋁制品可謂無處不在,129年歷史的美國鋁業一度也是該國工業強大的象征之一。
很可惜,隨著太平洋西岸那位對手的強勁崛起——其產能占據全球67.5%,電解鋁產量則達到全世界的55%,全美的鋁生產商已從23家削減至5家,美鋁甚至不得不在2016年11月通過分拆來振興其長期羸弱的業績和股價。
早在2016年9月G20杭州峰會上,時任總統奧巴馬突然提請中方關注電解鋁的去產能問題。而在2017年1月,美國又正式向WTO組織申訴,指中國通過國有銀行向國內鋁生產商提供廉價貸款,幫助后者升級設施擴大生產。此外,美方還指中國為那些“鋁大王”們提供了電價折扣并構成事實上的補貼。
盡管特朗普對于前任的諸多改革嗤之以鼻,但顯然在重振美國工業上,兩人的觀點如出一轍,那么隨之而來的蕭規曹隨乃至變本加厲就可以理解了。
在此背景下,兩家民營背景并先后于香港掛牌上市的企業,成為最值得關注的標的,它們便是總部位于東北遼陽的忠旺集團,以及來自山東濱州的宏橋集團。某種意義上,這兩家企業已被置于美國同行放大鏡下。
率先中彈的是忠旺,而故事的發展過程堪比1964年上映的第三部007系列片——《金手指》。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消息稱,早在三年前,一位加州鋁材商人雇用私人飛機在墨西哥圣荷西艾特拜德鎮上空勘察,意外發現這塊沙漠地帶竟然囤積了接近100萬公噸的鋁材。這個價值20億美元占到全球6%鋁材庫存量的龐然大物,可以生產770億個啤酒罐。
意外嗎?事實上在2010年遭到美方“雙反”打擊后,忠旺從中國本土向大洋彼岸輸出鋁型材的數量已得到明顯控制。然而那些美國同業堅信,通過墨西哥利用“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暗度陳倉,才是其孜孜以求的戰術。
而至2016年9月,美國商務部又突擊調查了費城郊區一家工廠,他們認定這里才是“大滿貫計劃”的關鍵所在——忠旺將鋁材偽裝成托盤運入美國從而掩飾其真實原產地。
忠旺就像赫爾曼·梅爾維爾筆下那條南太平洋上名叫莫比·迪克的大白鯨,咬斷了披谷德號捕鯨船船長亞哈的一條腿,所以必須集全體水手之力將其絞殺。這大概才是上述離奇故事出爐的背景。
更何況,忠旺還試圖組織財團以23億美元標購位于俄亥俄州克利夫蘭位居全美鋁型材制造第二的愛勵公司,而其投資300億人民幣的天津工廠也將在未來兩三年陸續投產,特別是產品等級已大幅抬升,在新型建筑、軌道交通和汽車用材領域擁有不小的競爭力。
這一切顯然不是美鋁愿意看見的。“惡人站起身睡眼惺忪/他們跳下床,以為還在做夢……他們將洪水吞沒/就像巨人歌利亞,他們終將被打垮”,鮑勃·迪倫22歲時唱的歌似乎很應現在的時景。
與忠旺一樣,山東首富旗下的中國宏橋也感受到了莫大壓力。在他的判斷中,2月28日由艾默生分析發布沽空報告并直接導致3月22日中國宏橋和兄弟企業魏橋紡織在港股停牌,便是一個“陰謀”。至少在3月4日以控股的魏橋創業集團名義向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提交的緊急報告中,這種懷疑表現無疑。
這份報告及5天后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上報工信部辦公廳的建議函近日被媒體意外披露,并引起不小波瀾。
他的兒子、負責鋁業生產的張波目前正擔任上述協會的副會長,當自家企業面臨重大危機時通過行業協會向有關政府部門求援,本不值得大驚小怪,盡管此舉確實與其父多次宣稱“沒必要和政府搞關系”相違背。
問題是,緊急報告中透露出的部分內容,與該上市公司面對沽空報告“沉默是金”,被部分分析人士認定“不屑反駁”。比如魏橋創業集團承認包括紡織和鋁業兩大業務集群中的上下游關聯企業多達兩千多家,僅國內銀行貸款已高達2000億元,這兩個數字大幅高于此前外界的判斷。同時,山東方面指僅亮相兩年的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的核數師采取了“極端保守和謹慎的姿態”。
“如果繼續放任來自美國的做空勢力的攻擊行動,魏橋集團的兩家上市公司必將無法及時完成年報審計工作,最終陷入被香港證監會、聯交所立案調查,長期停牌且無法進行正常生產經費融資活動的危險境地。”
這已是SOS了。很顯然,魏橋對于安永短期內在2016年報上簽字沒有任何信心,否則斷不會請求政府出面與香港聯交所和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建立磋商機制,以幫助自身渡過難關。
當然,由有色金屬協會上報工信部的建議函中絕不至于在事關具體處理手段上有如此不“市場化”的表述。不過,“關于防范和應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圍堵中國鋁產業有關建議的函”,只標題一項即可見協會方面認同了魏橋創業集團關于壓力源頭的分析。
魏橋創業集團為何指認艾默生分析為美國背景沽空機構尚不得而知,因為目前關于后者的背景資料幾為空白。有意味的是,對于絞殺的誘因,魏橋創業集團的結論是其2015年在非洲幾內亞鋁土礦山完成建設投產,“美鋁、力拓很快就喪失了全球市場原料定價權,直接觸及其根本商業利益。”
有一個細節值得玩味。2016年10月下旬,幾內亞總統孔戴訪華,先是會見了與山東魏橋聯合開發該國鋁礬土資源的贏聯盟成員,而后才輪到剛從美鋁手中讓渡該國合資鋁礬礦股權的中鋁董事長。作為全球鋁礬礦資源最豐厚且品相最高的幾內亞,在印尼于2014年突然宣布禁止非加工鋁礬土直接出口后確實變得舉足輕重。去年12月,幾內亞向中國出口鋁礬土產品達到182萬噸,首次單月超過澳洲成為該單品對華出口最大國,而全年1190.7萬噸的鋁礬土對華出口更較上一年勁升40倍。這其中,擁有年1000萬噸進口能力的贏聯盟扮演重要角色。
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魏橋很樂意將此歸結為其不凡的戰略眼光和高度執行力,僅花費年余時間即在開采出口量上接近了美鋁與力拓當地合資公司近40年努力后的水平。不過事實上,來自新加坡韋立國際航運集團的孫修順才是打開這宗生意之門的關鍵人物。 孫氏早在2010年就與幾國簽訂了為期30年的合同,而魏橋方面直至2014年前后才加盟聯盟體,且于2015年9月20日方順利運回第一船17.8萬噸礦土。更關鍵的一點,作為世界上僅次于氧、硅第三大元素的廣泛存在,鋁土并非稀缺品,其占上游電解鋁產品的成本權重也僅在15%左右。所謂“定價權”一說不能成立。 真正的牛鼻子,恰恰是沽空報告著力指出的電價——占據成本45%。但吊詭的是,魏橋一直強調,自身電價低于電網價1/3,來源于自備電廠啟用和地方民企獨立推動的電力改革——中鋁等國有背景同業對此一直持強烈反對意見,而出于某種地方保護,無論國家電網還是央企這一次卻無可奈何。然而在美方看來,這卻是一種變相政府“補貼”。 對美國而言,忠旺集團在下游鋁型材制品的快速技術升級和擴張確是心腹大患,而之于上游電解鋁產品的過剩產能同樣不能令人滿意,何況就在中國國家發改委有意削減河北、山東、河南、山西四省高達30%的電解鋁產能的同時,魏橋所在山東濱州則大張旗鼓表示要建立5000萬噸鋁產業群。 兩害相權取其重,針對忠旺的連串行動更符合美方現有利益選項。畢竟增加鐵銹地區美國工人公平工作崗位是特朗普開出的競選支票,至于開采鋁礦土,不在此列。 不提不等于不存在。“百日計劃”還在進行,有關鋁的問題始終仍是焦點。只不過,忠旺現在要證明中國龐大的內需市場足以令他滿意,那些托盤只存在于美國人的想象之中。倒是魏橋有著不小麻煩,不僅年報出爐時間是個未知,多年高負債率擴張的節奏一旦被某些外部因素強行中斷,那么之后的情形難以預料。 數年前,當李嘉誠告知外界長江實業的資產負債率為5%而和黃亦只有20%時,中國內地企業家嗤笑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