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伴隨著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壓鑄生產企業面臨諸多挑戰。其一,壓鑄行業產值不斷提升,但利潤卻持續走低;其二,質量要求不斷提升,但產品價格卻依舊低迷;其三,交貨期更加嚴格,產品種類繁多;其四,人工、原材料等成本日益增長,壓鑄生產企業經營壓力巨大。
不僅如此,壓鑄企業愈演愈烈的浪費現象,也成為行業發展的主要阻礙之一。具體來說,壓鑄企業存在7個方面的浪費,即庫存的浪費、等待的浪費、搬運的浪費、加工的浪費、制造過度的浪費、動作的浪費、制造不良的浪費。
壓鑄企業大量浪費的產生,根源在于生產管理模式存在問題,如生產環節配合度低、大量原材料及人力提前使用、生產異常無法及時發現等。
正因此,需要改進生產及質量管理模式,由推進式的生產方式向拉動式的生產方式轉變,實現適時、適量、適品的生產,從而達到利潤最大化的目標。
值得注意的是,改進生產及質量管理模式要多方面、全方位考慮。在生產系統管理上,要建立生產現場質量系統、5s及持續改善體制建、庫存及生產計劃系統等;在壓鑄管理上,要注重設備效率化,降低人工成本,減少斷料、缺件等物流損失;在提高質量上,要考慮減少不良品與人工修復,防止出現質量不穩定的問題。
此外,還要全面推動持續改善,實現生產模式良性循環。持續改善是企業利潤增長和不斷發展的基礎,也是實現良性循環生產模式的前提。未來可通過各種技術性工具來獲得持續改善技術,并應用于壓鑄生產管理中,進而實現壓鑄企業技術的先進性、產業的先進性和管理的先進性。
總的來說,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下,壓鑄生產企業要敢于推動生產方式的變革,改進生產及質量管理模式,建立起一個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實現標準化、目視化的質量管理體系,最終實現企業利潤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