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盡管面對復雜的國內外經濟環境,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和親切關懷下,有色金屬行業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明顯,取得了可喜成績,運行情況整體好于預期。工業增加值、主營業務收入增幅,高于產量增幅與成本增幅,行業效益明顯高于上年水平。特別是電解鋁行業實現了全面盈利,為行業整體效益的改善,發揮了重要作用。
初步統計,2016年,規模以上有色金屬企業工業增加值增長6.0%;十種有色金屬產量5283.2萬噸,增長2.5%;精煉銅消費量1050萬噸,增長6.6%;原鋁消費量3210萬噸,增長8.8%;國內市場年均銅價降幅收窄9.9個百分點,鋁價增長3.0%;規模以上有色金屬企業年末資產總額41957.7億元,增長7.1%;規模以上有色金屬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128.3億元,增長40.7%。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參照國際慣例,并遵循企業自愿的原則對我國有色金屬工業企業按2016年銷售收入進行了排序(見附表)。現將2016年度銷售收入前50名有色金屬企業的排序情況簡析如下:
2016年入圍銷售收入前50強企業最低額與上年比有較大幅度提升
1. 2016年入圍企業的銷售收入底線比2015年提高了20.5%。前5年入圍有色金屬行業前50名的企業銷售收入底線分別為:2011年39.7億元,2012年39.2億元,2013年41.2億元,2014年44.5億元,2015年42.4億元,2016年前50名企業銷售收入底線為51.1億元,比上年增長了8.7億元,提高幅度20.5%。
2. 2016年入圍企業銷售收入平均值與2015年比增長了2.3%。前5年入圍的前50名企業銷售收入平均值分別為:2011年319.7億元,2012年379.5億元,2013年442.3億元,2014年465.6億元,2015年466.8億元。2016年前50名企業的銷售收入平均值為477.4億元,較2015年銷售收入平均值增加了10.6億元,增幅為2.3%。
3. 2016年前50家入圍企業銷售收入總額超過2.3萬億元,增幅為2.3%。前5年入圍的50名企業銷售收入總額分別為:2011年15986.7億元,2012年18976.9億元,2013年22115.9億元,2014年23279.7億元,2015年23340.9億元。2016年前50名企業銷售收入總額為23872.3億元,銷售收入總額比2015年增加了531.4億元,增幅為2.3%。
4. 2016年銷售收入超過100億元的企業有38家,其中,銷售收入超過1000億元的企業有8家;超過2000億元的企業有2家。在前5年里,有色金屬行業銷售收入超過100億元的企業:2011年35家,2012年、2013年與2014年同為39家,2015年40家。2015年銷售收入超過100億元的企業為38家。
2016年入圍企業年末資產總額繼續增加
1. 2016年入圍企業年末資產總額繼續增加,較上年增長5.6%。前5年入圍的前50名企業的年末資產總額分別為:2011年為15516.9億元,2012年為19187.6億元,2013年為21183.9億元,2014年為22968.2億元,2015年為23272.4億元。2016年前50名企業的年末資產總額為24565億元,比2015年增加了1292.6億元,增幅為5.6%。
2. 入圍企業年末資產平均額逐年提高。前5年入圍的50名企業年末資產平均額:2011年為310.3億元,2012年為383.7億元,2013年為423.7億元,2014年為459.4億元,2015年465.4億元。2016年前50名企業的年末資產平均額達到491.3億元,比2015年增加了31.9億元,較上年增長6.8%。
3.有色金屬行業2016年末資產總額超100億元的企業共有33家,比上年增加了2家。前5年,年末資產總額超過100億元的企業,2011年為31家,2012年為32家,2013年為33家,2014年為34家,2015年為31家。2016年前50名資產超百億元企業共33家,其中,這31家企業里資產總額超1000億元的企業有7家。
2016年入圍50強企業凈利潤總額由負轉正
2016年入圍的50家企業凈利潤總額為114.3億元,入圍企業凈利潤平均值為2.3億元。2015年入圍企業凈利潤總額為負值。
2016年入圍50強企業中,國有企業家數為26家
2016年我國有色金屬工業銷售收入前50名企業中,國有企業有26家,非國有企業有24家;2016年26家國有企業銷售收入1.6萬億元,占全部50家入圍企業總額的67.8%;26家國有企業資產總額為1.85萬億元,占全部50家入圍企業總額的75%。2015年50強企業里國有與非國有企業數量分別是22家和2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