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海金屬實際控制人、董事長梅小明擬以協議轉讓方式將其持有的部分股份轉讓給寶鋼金屬,并將部分表決權委托給寶鋼金屬。本次交易完成后,可能涉及公司控制權發生變化。
目前正式協議尚未簽訂,需履行的審批程序、完成相關審批程序的時間以及是否能夠實施完成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
梅小明持有云海金屬32.03%的股份,為公司董事長。云海金屬稱,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的控制權可能發生變化,但并未披露寶鋼金屬在上市公司未來可能的持股比例。
云海金屬成立于1993年,主要業務為有色金屬的壓延和加工,主要產品為鎂合金、鋁合金、中間合金、壓鑄件、擠壓件和金屬鍶等。公司在江蘇、山西、廣東、湖北、浙江、安徽及內蒙古等地設有16個子公司。公司于2007年11月在深交所上市。去年,云海金屬營業收入49億元,凈利潤1.5億元。其中,鋁合金占據公司營收的半壁江山,鎂合金則貢獻了四分之一。2018年上半年,云海金屬營業收入24.42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45億元。
前述公告提及,寶鋼金屬將成為云海金屬的戰略股東,以促進其戰略布局,推進鋁、鎂合金等輕型合金的應用。去年,云海金屬與北汽集團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共同研發適用于汽車行業的鋁、鎂合金等產品。
寶鋼金屬為中國寶武全資子公司,在這家鋼鐵巨無霸的業務版圖中,寶鋼金屬扮演著開拓新材料業務的角色。寶鋼金屬成立于2007年,目前涵蓋金屬包裝、工業氣體、金屬制品等諸多領域。
這則公告背后,是寶鋼處在中國汽車板龍頭的位置上,進一步鞏固其在汽車供應鏈中地位的一項新的動作。
一位寶鋼金屬的中層人士曾提及,汽車、高鐵等大交通領域正面臨著產品輕量化的新趨勢,實現該目標的途徑之一是材料革新,即改用鋁、鎂等新材料加工生產零部件。
此前的10月18日,寶鋼股份(600019.SH)黨委書記、董事長戴志浩在第四屆寶鋼汽車板EVI論壇上間隙對媒體即透露,“我們在汽車這個平臺上,有責任推動技術進步,沒有的我們要去投,會適時進入鎂鋁行業板塊,不久就會宣布新的動作。”
自1988年開始起步布局,寶鋼汽車板用30年時間實現了和中國汽車工業同步高速發展,經歷了國產化替代、品質保障、引領汽車用鋼三個主要階段。數據顯示,寶鋼累計為中國汽車行業提供汽車板8000余萬噸,其中高強鋼2000余萬噸。2017年寶鋼汽車板銷售1225萬噸,約為國內第2名體量的3倍,首次進入世界前三。寶鋼汽車用鋼整體占據50%以上中國市場份額,毫無疑問是寶鋼的“拳頭產品”。
不過,汽車板“老大”的威脅正來自于其他領域。寶鋼股份技術參事、汽車用鋼開發與應用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陸匠心對記者表示,“現在從汽車行業來說,達成了一個大家都認可的共識,今后的趨勢是多材料車身。”除鋼鐵材料之外,鎂、鋁、碳纖維等都在汽車領域躍躍欲試。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秘書長侯福深在上述論壇即表示,在汽車輕量化的趨勢下,未來一段時間,整車用材仍是以鋼鋁混合為主的技術路線,但在遠期,鋁鎂合金、炭纖維等新材料的應用比例將逐步提高。“多材料體系毫無疑問是未來汽車用材的一種方向,體現了合理用材的一種理念,就是說正確的材料用在正確的零部件上,再用到正確的車型上面。”陸匠心表示。
面對這種大趨勢,寶鋼選擇主動順應來鞏固其在供應鏈上的絕對優勢。“我們仍然要做到技術領先,要做汽車廠的解決方案的提供者,這是一種高層面的,你不能說只給用鋼,其他的材料就不管。這就是我們未來作為解決方案提供商的理念,我們提供的是多材料的車身用材的解決方案。”陸匠心道出寶鋼未來在汽車板領域的方向。
至于如何提供多材料的車身用材的解決方案,陸匠心進步解釋,“我們是要用鋼去包容其他的材料,在多材料體系下,它有很多技術問題需要去解決。最基本的就是連接問題,車上不同的材料怎么連接在一起?汽車廠商就要提出這樣一個問題,那我們就要研究鋼鐵材料和鎂、鋁、碳纖維怎么樣連接是最可靠的、最合適的,這個技術我們去幫汽車廠去做。”
值得注意的是,戴志浩等人均認為,鋼材在未來一段時期內仍然是中國汽車制造的主要材料,雖然進入美鋁行業,“但我們最主要的任務還是立足于鋼鐵主業。”
陸匠心也提到,至少8-10年,鋼鐵還仍然是汽車制造的主要材料,寶鋼堅定不移地要在鋼鐵上面做好。“鋼鐵還是有很大的潛力,首先材料本身有很大潛力,我們還在不斷推出新的品種;第二,它有成本優勢,是其他材料不可比擬的;第三,鋼鐵在產業鏈上應用的成熟性至少在近幾年也是其他材料不可比擬的,無論鋁還是碳纖維,一用到汽車上還是有很多障礙,現在還是解決不了。”
寶鋼股份是中國最大汽車鋼板供應商,占據市場一半以上的份額,布局鋁制品行業的目的,在于實現其汽車材料綜合供應商的新定位。
寶鋼金屬將重心聚焦于輕量化新材料業務后,戰略入股云海金屬只是其近期一大手筆動作之一。
本月上旬,寶鋼金屬的預混合鐵粉生產線宣布投產,新產品同樣可被應用于汽車零部件的制作,以達到產品減重的目的。該產線是寶鋼金屬與日本JFE鋼鐵株式會社合資設立的,雙方各持股50%。
與此同時,寶鋼金屬也漸次退出了若干輔業。今年6月,寶鋼金屬宣布轉讓旗下上海寶鋼氣體有限公司(下稱寶鋼氣體)51%股權的計劃。隨后,太盟投資集團以41.6億元競購了上述股份。去年,寶鋼氣體營業收入28.5億元,凈利潤達3億元。
這筆交易為寶鋼金屬籌得了可用于業務拓展的新資金,其計劃入股的云海金屬目前市值為4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