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依托渭南高新區3D打印產業培育基地,設立了3D打印產業化扶持基金,率先建成了3D打印產業培育基地和3D打印科技孵化器,積極開展相關的培訓、孵化、中試、制造等業務,相對完整的創新鏈、產業鏈和服務鏈已初具規模,現已發展成為國內最具影響力的3D打印產業基地。
2016年11月,國家增材制造創新中心正式落戶陜西,這是我國第二個國家級制造業創新平臺。至此,陜西3D打印產業“一中心三基地”的產學研發展格局基本形成,即國家增材制造創新中心,西安高新區研發示范推廣基地、渭南高新區3D打印產業培育基地和西安醫學3D打印示范基地。
“十三五”期間,陜西省3D打印產業將實施高端設備制造、生物組織制造、大型精密部件制造與修復、普及型打印機制造等“四大工程”。力爭到2020年,建成較為完善的區域增材制造科技創新體系和產業體系,整體技術保持國內領先水平,部分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近幾年來,陜西省關于3D打印相關的科研成果也收獲頗豐。據陜西省3D打印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召開的科技成果發布會介紹,在生物醫療3D打印領域,西安交通大學開展的3D打印個性化人工假體制造研究與應用獲得標志性進展,西安交大李滌塵教授獲“全國創新爭先獎”,科研成果《個性化顱頜面骨替代物設計制造技術及應用》榮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在非金屬3D打印領域,西安交通大學創新陶瓷材料3D打印成形工藝,成功攻克了基于立體光固化成型法(SLA)3D打印的型芯、型殼一體化制備關鍵技術,解決了空心葉片鑄型強度和精度問題,滿足了國內航空發動機和燃氣輪機空心葉片研制的技術需求。
在金屬打印領域,西北工業大學突破鋁合金SLM(選區激光熔化)成形設備多項整機設計和控制關鍵技術,研制了國內首臺專門針對鋁合金高精度激光選區熔化成形工藝實驗平臺。
不斷追趕,堅持創新。隨著陜西省科技支撐引領作用日益強大,一批批3D打印研發生產企業不斷涌現,科技成果也日益增加。未來,陜西省將繼續前進,努力譜寫出3D打印產業的新篇章。

“十三五”期間,陜西省3D打印產業將實施高端設備制造、生物組織制造、大型精密部件制造與修復、普及型打印機制造等“四大工程”。力爭到2020年,建成較為完善的區域增材制造科技創新體系和產業體系,整體技術保持國內領先水平,部分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近幾年來,陜西省關于3D打印相關的科研成果也收獲頗豐。據陜西省3D打印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召開的科技成果發布會介紹,在生物醫療3D打印領域,西安交通大學開展的3D打印個性化人工假體制造研究與應用獲得標志性進展,西安交大李滌塵教授獲“全國創新爭先獎”,科研成果《個性化顱頜面骨替代物設計制造技術及應用》榮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在非金屬3D打印領域,西安交通大學創新陶瓷材料3D打印成形工藝,成功攻克了基于立體光固化成型法(SLA)3D打印的型芯、型殼一體化制備關鍵技術,解決了空心葉片鑄型強度和精度問題,滿足了國內航空發動機和燃氣輪機空心葉片研制的技術需求。
在金屬打印領域,西北工業大學突破鋁合金SLM(選區激光熔化)成形設備多項整機設計和控制關鍵技術,研制了國內首臺專門針對鋁合金高精度激光選區熔化成形工藝實驗平臺。
不斷追趕,堅持創新。隨著陜西省科技支撐引領作用日益強大,一批批3D打印研發生產企業不斷涌現,科技成果也日益增加。未來,陜西省將繼續前進,努力譜寫出3D打印產業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