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澆口套
澆口套又叫
唧嘴、灌嘴、
澆口灌,(英文翻譯為:Ingate Sleeve),是讓熔融的塑料材料從
注塑機的噴嘴注入到模具內部的
流道組成部分,用于連接
成型模具與注塑機的金屬配件。
螺栓固定型澆口套及配件
澆口套按照外觀的不同可以分為:A型、B型、C型、D型、E型等,常用的是A、B、C三種型號。A型澆口套具有特殊的螺栓固定接口,通過螺栓進行固定,可防止
注塑壓力過大導致澆口套脫落。
目前
唧嘴的制造標準:
JIS泛用型即MISUMI、HASCO、DME、GB等
1.SKD61
熱作模具鋼,可以制造出高端的非常耐用的澆口套,硬度可以達到48~52HRC。使用
SKD61制作的澆口套具有耐高溫耐用,成型的產品質量優異的特點。
高效型澆口套
2.SUJ2
軸承鋼,為中端澆口套之常用制造材料,熱處理硬度在±HRC52左右。
3.S45C,低端模具所采用的材料,高溫后需噴灑
防銹油等防銹處理,以防止生銹。
4.HPM1等
澆口位置的要求
1.外觀要求 (澆口痕跡, 熔接線)
2.產品功能要求
3.
模具加工要求
4.產品的翹曲變形
5.
澆口容不容易去除
對生產和功能的影響
1.流(Flow Length)決定射出壓力,
鎖模力,以及產品填不填的滿
流長縮短可降低射出壓力及鎖模力
2.
澆口位置會影響保壓壓力
保壓壓力大小
保壓壓力否平衡
將澆口遠離產品未來受力位置(如軸承處)以避免
殘留應力
澆口位置必須考慮排氣,以避免積風發生不要將澆口放在產品較弱處或嵌入處,以避免偏位(Core Shaft)
選擇澆口位置的技巧
1.將
澆口放置于產品最厚處,從最厚處進澆可提供較佳的充填及保壓效果。
如果保壓不足,較薄的區域會比較厚的區域更快凝固
避免將澆口放在厚度突然變化處,以避免
遲滯現象或是短射的發生
2.可能的話,從產品中央進澆
將澆口放置于產品中央可提供等長的流長
流長的大小會影響所需的射出壓力
中央進澆使得各個方向的保壓壓力均勻,可避免不均勻的體積收縮
3 澆口(Gate)
澆口是一條橫切面面積細小的短槽,用以連接流道與模穴.橫切面面積所以要小,目的是要獲得
以下效果:
1.模穴注不久, 澆口即冷結.
2.除水口簡易.
3.除水口完畢,僅留下少許痕跡
4.使多個模穴的填料較易控制.
5.減少填料過多現象.
1.3.1 設計澆口的方法并無硬性規定,大都是根據經驗而行,但有兩個基本要素須加以折衷考慮:
1.
澆口的橫切面面積愈大愈好,而槽道之長度則愈短愈佳,以減少塑料通過時的
壓力損失.
2. 澆口須細窄,以便容易冷結及防止過量塑料倒流.故此澆口在
流道中央,而它的橫切面
應盡可能成圓形.不過, 澆口的開關通常是由模件的開關來決定的.
1.3.2澆口尺寸
澆口的尺寸可由橫切面積和澆口長度定出,下列因素可決定澆口最佳尺寸:
1.膠料流動特性
2.模件之厚薄
3.注入
模腔的膠料量
4.熔解溫度
5.工模溫度
1.3.3 決定
澆口位置時,應緊守下列原則 :
1.注入模穴各部份的膠料應盡量平均.
2.注入工模的膠料,在注料過程的各階段,都應保持統一而穩定的流動前線.
3.應考慮可能出現焊痕,氣泡,凹穴,虛位,射膠不足及
噴膠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