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業現有較好生存空間是過去行為的結果
毫無凝問大多數企業都在羨慕微軟在軟件行業、英特爾在微電子行業、輝瑞在制藥行業的生存空間,當今社會,不論行業成熟與否,不同行業或多或少存在著這樣那樣的領頭羊,在行業里,短期內還很難有企業能撼動他們目前的市場地位。同樣是辦企業,為什么這些企業能取得如此任人稱道的業績和令人稱慕的生存空間呢?
分析這些領頭羊企業,我們不難發現,這些企業并不是一開始成立就成為行業的領頭羊,他們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功,也是一步一步地走過來,與其他企業比,只因為這些企業在以往的投資中,或很少產生大的失誤與波動,或一如繼往專注于自己所在行業的核心業務,通過過去不懈的努力,加上有效的投資與管理,長期關注于企業成長,才為今天掙得令人羨慕的生存空間。
企業今天的生存空間從表象上看是今天企業的決策、員工的努力、管理團隊的精細管理的結果,其實象這些企業一樣努力工作的員工團隊很多,為何他們就沒有這樣樣好的企業生存空呢?根本上說,今天企業所擁有的優越生存環境,包含企業品牌、較多的衷誠客戶,擁有的關鍵技術數量、熟練的員工隊伍、企業所擁有的各種Know-how、低于行業平均的成本、較高的行業進入門檻、成熟的供銷鏈、企業各種順暢關系等等,更多不是今天努力取得,而是因為昨天的投資和管理的結果。正如農民好的收成靠的不光是秋天的投入,它包括選種、春播和自春到秋的一系管理,還不能缺少一塊經多年耕作而肥沃的土地,一套成熟而供水系統;各類專家和大師的產生也非一朝一夕一樣。俗話說:“你必須先把錢存入賬戶,然后才能從中取錢”,今天正在發生的事,是昨天的行動和決策的結果,今天你的行為和投入也一定會影響明天的收獲。
常被人們掛在嘴邊的“利潤”往往是一種會計假象,其中除當期經營所得外,還應包括前期投入的回收。從表面上看利潤雖然反映的收入與成本比較的結果,但客戶和成本與企業長期的投入的累積是密不可分的,企業今天的成本水平、客戶擁有數量和質量等,都離不開企業以往的投入與培養,由于會計的謹慎性,加上未來的不確定性造成這種假象也不足為怪,正因如此,如果單以利潤來評價企業績效,會造成企業業績平價的混亂與不公。
二、企業應珍惜現有生存空間
每一個企業主或經營團隊都希望企業有較好的生存空間,但是我們應當認識到這個生存空間不會憑空掉到你的手上,需要你一步一步去掙,去拼。企業只所以能生存,就應當有一定的生存空間,也必須取得足夠的生存空間,不管這個空間是大是小,是過去掙來的還是現在掙來的,企業必須珍惜現有的生存空間,發揮企業優勢,從現在做起,做得好的地方繼續發揚,有缺陷的地方加以改進,把企業現在該做的每一件事做好,包括產品和服務。
珍惜現有的每一個客戶。應珍惜現有的客戶,決不做“一錘子買賣”,用自己的產品和服務,讓客戶用口碑為企業做宣傳,從而為我們帶來更多的潛在客戶。最好的廣告不是來自我們在媒體上投放多少資金,購了多少黃金時段,而是來自客戶間口口相傳,來自一個個誠實有益的故事。
樹立自己在行業中的信譽。信譽對一個企業來說意味著什么,大家應當都有共識,一個企業誠信不保,信譽掃地,生存空間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大家都知識原世界500強前幾位的安然公司,決不可能因區區幾十億而破產,原五大會計師事務之一的安達信更因為一個誠信而使其名譽掃地,企業不保的鮮活事例,一個個活生生的事例都在警示人們,企業要生存和發展,信譽非常重要,應當珍惜自己的信譽。
提高現有產品、服務質量。產品、服務質量是企業的生命,只有過硬的質量,才能最終贏得客戶的信賴,并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無論企業生存空間如何,過去投資為企業爭得多少生存空間,也無論因何客戶愿接受你提供的產品與服務,其關鍵還在于你現有的產品與服務能滿足客戶的需求,產品質量與服務讓用戶放心,能為用戶帶來增值。企業應當面向市場,加強質量工作;認真開展質量培訓教育;制定切實可行的質量發展目標;建立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建立健全科學先進的產品質量標準;加強計量檢測體系建設;抓好全面質量管理;以市場為導向,加快產品更新換代;全面推行售后服務質量標準、增強企業技術創新和產品更新換代能力。
三、掙出明天的生存空間
當然我們說企業要珍惜現在,并不排拆放眼未來,經濟發展到現在,無論是傳統經濟還是知識經濟,所有東西都在宵無聲色地發生變化,戰略致勝年代已經來臨,企業如果不注意到這一點,即使你的企業今天有一定的生存空間,轉眼就可能空間盡失,企業應當依據自身資源、行業特點、分析未來發展趨勢,制定好企業未來發展戰略,并通過今天的努力,為明天掙出一份好的生存空間。
企業為明天掙出一份生存空間,聽起來很覺得不好理解,其實這與家長希望自己孩子成龍、成鳳,拼命投資教育,農民在今天的收成中選育好明天種子是一個道理,企業家們也應象家長對待孩子的未來,農民為明天的收成選育種子一樣,在今天用心去培育企業的未來。
掙取企業未來客戶。正如企業今天所擁有的客戶不是企業今天找到的一樣,企業客戶大多是以前年度企業的誠信服務,經多年交往的結果,特別是一些原件產業,產品要讓客戶接受,離不開反復試用、質量返饋、改進、企業間配套等很多行為,正因為這些行為才為企業今天創造一個較為寬松的生存空間,在享受這個生存空間的同時,企業不能忘記為明天培養更多更好的客戶,用今天的產品和信譽、用今天的誠信與服務。
建立適應企業發展的制度。制度是企業建設中的硬件,企業上規模后一定建設起自己的制度文明,制度文明是制度運行中的軟件,短期內企業或許靠人治能取得一定生存空間,長期生存還得靠制度,適應企業經營文化的制度。建立制度不難,堅持執行制度很難,而使制度強化為制度文明更是難上加難。推進制度文明,不單單是一個長期宣傳教化的過程,而是依制度生存的每一個個體不斷以自己的實際利益作代價與制度進行重復博弈的結果。只有當人們一次又一次從遵守制度中得到不斷擴大的實際利益時,人們才會真正從心底里認同制度的合法性,從而自愿接受它,認真執行它,堅決捍衛它。換句話說,只有融化在血液(利益)里,才會落實到行動中。總之,制度文明比起制度更是一個長期的信念和文化,而一旦制度文明形成,由領袖崇拜變為制度崇拜,這個企業持續創造財富的基礎才會象磐石一般不可動搖。二千多年前孔圣人說過:“學而時習之,不也樂乎?”,這里的習應理解為“習貫”,只有大家執行企業制度形成“習貫”,企業制度文明也就自然建立起來了,就“就不也樂乎”了。
善待員工,用好經驗曲線。要提高企業的未來竟爭能力,為企業未來掙出一片好的生存空間,在行業里取得質量與成本優勢必不可少,保持員工隊伍的穩定,特別是需要一定技術經驗員工隊伍的穩定是企業穩定和提高產品質量、減少損耗,降低成本的有效方法之一,善待員工,培訓員工,用企業的真誠打動員,用員工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來激勵員工、留住員工,特別是關鍵員。
注重原始創新。企業要取得一個較好的生存空間,最根本的一點是企業投資回報率高于其他企業,要提高企業勞動生產力。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要做到這一點很難,企業只有在創新狠下功夫,用創新來拉開與其他企業距離,要在技術上、產品性能上、產品外觀上、服務上占得先機,企業有獨到的生存空間,差異化必不可少,江總書記曾說過: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在知識經濟興起的時代,知識創新,包括科學和技術創新,尤其是原始創新,是增強國家綜合實力和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
能做百名企業故然好,能做百年企業就更好,企業不僅要關注現有的生存空間,更應為明天的生存掙出一片空間,未雨綢繆,居安思危,謀劃長遠,關注盈利更要關注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