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鐵東經濟開發區依托全區19戶專用汽車生產企業,大力整合各類資源,增加有效投入,精心打造專用汽車產業園區,初步形成了優勢互補、特色鮮明的專用車制造集群經濟體系,有力地促進了區域經濟發展。
據了解,按照規劃,到2015年,新增專用汽車生產能力將達到5萬輛,汽車輪轂400萬只,汽車前后橋30萬套,減壓系統200萬套,牽引座板10萬套,各種汽車鑄件、鍛件15萬噸,年新增產值150億元,利稅20億元。
鞏固壯大規模生產企業。重點以四平市奮進專用汽車有限公司、四平市三和汽車改裝有限公司、四平市雄風專用汽車有限公司、一汽四平專用汽車有限公司、四平市紅嘴專用汽車有限公司等企業為龍頭,在鞏固現有規模優勢的基礎上,搞好強強聯合和專業分工,加快開發生產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專用車,形成技術優勢,盡快發展成為生產規模大、產品技術先進、市場競爭力強的企業集團。
整合資源,拉長產業鏈條,提高產業配套和市場競爭能力。發展配件企業,特別是車橋、輪轂、箱板、牽引座板、鑄鍛件等主要零部件生產,為專用車生產企業搞好配套,實現專業化、規模化。
加快發展大型汽貿流通服務業。全力打造專用汽車交易市場,著力建設專用汽車展示中心、專用汽車交易中心、專用汽車倉儲配送中心、專用汽車需求信息平臺等,為企業的生產銷售搞好服務。
加強研發中心和專用汽車檢測中心建設,引進國內外專用車科研機構及相關單位入區發展,整合企業技術研發能力,搭建科技創新平臺,開展公用、共性問題的聯合研發,包括零部件的研發,建設專用汽車檢測中心,為企業提供專用車檢測服務。
搭建專用汽車融資平臺、網絡信息平臺、服務平臺。積極幫助協調解決企業日常遇到的難題,優先推薦享受扶持企業發展的各項貼息政策。
園區建設本著企業就是業主的宗旨,以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為切入點,加大交通、通訊、電力、供排水等配套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夯實專用汽車產業發展的硬件基礎,基礎設施達到“七通一平”,為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的外部條件。
強化組織領導。成立以區長為主任的專用汽車產業園區管理委員會,全面負責專用汽車產業園區的籌備、規劃和建設,積極為企業協調解決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問題。
據了解,按照規劃,到2015年,新增專用汽車生產能力將達到5萬輛,汽車輪轂400萬只,汽車前后橋30萬套,減壓系統200萬套,牽引座板10萬套,各種汽車鑄件、鍛件15萬噸,年新增產值150億元,利稅20億元。
鞏固壯大規模生產企業。重點以四平市奮進專用汽車有限公司、四平市三和汽車改裝有限公司、四平市雄風專用汽車有限公司、一汽四平專用汽車有限公司、四平市紅嘴專用汽車有限公司等企業為龍頭,在鞏固現有規模優勢的基礎上,搞好強強聯合和專業分工,加快開發生產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專用車,形成技術優勢,盡快發展成為生產規模大、產品技術先進、市場競爭力強的企業集團。
整合資源,拉長產業鏈條,提高產業配套和市場競爭能力。發展配件企業,特別是車橋、輪轂、箱板、牽引座板、鑄鍛件等主要零部件生產,為專用車生產企業搞好配套,實現專業化、規模化。
加快發展大型汽貿流通服務業。全力打造專用汽車交易市場,著力建設專用汽車展示中心、專用汽車交易中心、專用汽車倉儲配送中心、專用汽車需求信息平臺等,為企業的生產銷售搞好服務。
加強研發中心和專用汽車檢測中心建設,引進國內外專用車科研機構及相關單位入區發展,整合企業技術研發能力,搭建科技創新平臺,開展公用、共性問題的聯合研發,包括零部件的研發,建設專用汽車檢測中心,為企業提供專用車檢測服務。
搭建專用汽車融資平臺、網絡信息平臺、服務平臺。積極幫助協調解決企業日常遇到的難題,優先推薦享受扶持企業發展的各項貼息政策。
園區建設本著企業就是業主的宗旨,以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為切入點,加大交通、通訊、電力、供排水等配套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夯實專用汽車產業發展的硬件基礎,基礎設施達到“七通一平”,為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的外部條件。
強化組織領導。成立以區長為主任的專用汽車產業園區管理委員會,全面負責專用汽車產業園區的籌備、規劃和建設,積極為企業協調解決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