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內模具產業投資建設如火如荼,作為一種經濟現象,已經引起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重視。模具行業專家羅百輝認為,模具產業集聚對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產業升級、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經濟發展水平、提升區域經濟競爭力以及致富一方百姓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1、亞洲忠旺:規模最大鋁材模具企業斥資400億元
中國忠旺控股有限公司是全球領先的工業鋁型材研發制造商,公司致力于交通運輸、機械設備及電力工程等領域的輕量化發展。據國際模具及五金塑膠產業供應商協會秘書長羅百輝介紹,忠旺公司是目前全球第二大、亞洲及中國最大的工業鋁型材研發制造商。公司成立于1993年,總部位于中國遼寧省。經過十九年的專業化發展,公司目前擁有75條全球領先的生產線,年產能高達70萬噸。其中125MN油壓雙動鋁擠壓機是目前中國乃至全球最大、最先進的擠壓機之一。同時,公司建有與產業鏈條緊密相連的全球領先的鋁合金傾動熔鑄設備及亞洲規模最大的特種工業鋁型材模具設計制造中心。
公司主要生產高精密、大截面的高附加值工業鋁型材,產品廣泛應用于交通運輸領域,包括鐵路客車及貨車、城軌、汽車、重卡、船舶、航空航天等行業以及機械設備和電力工程等領域。公司集合金熔鑄、模具設計、先進設備及產品研發四位一體的綜合配套優勢,彰顯出本公司于行業中獨特的核心競爭力。公司獲有鐵路、船舶等行業多項全球認證資質,境內外擁有超過1000家穩定客戶群,遍及全球各主要市場。
借助于堅實的資本和市場優勢,公司于工業鋁型材領域將進一步擴充產能,隨著新增18條75MN及以上大型先進擠壓機(含3臺125MN擠壓機)的逐步投入使用,公司年產能將進擴充至100萬噸。與此同時,為進一步發揮公司現有產業優勢,公司將分期發展年產能高達300萬噸的高端鋁壓延材業務,并于2018年落實整體產能。
據國際模具及五金塑膠產業供應商協會秘書長羅百輝介紹,中國忠旺鋁壓延材項目總投資超過400億元人民幣,其已宣布將于2011年至2014年間,分期斥資約合38億美元(295億港元)購買包括用于生產中厚板及板帶產品的熱連軋機組及冷軋機組、熔鑄生產線,輔助生產中厚板及硬合金板的淬火爐及鋁箔軋機等設備,這些從德美等國進口的先進設備主要用于建設第一期年產能達180萬噸的鋁壓延材生產基地。此外,中國忠旺還以6.43億元人民幣投得遼寧省盤錦市逾440萬平方米的鋁壓延材生產基地。而鋁壓延材項目所需的全部設備及土地也正在進一步落實中,除現有工業鋁型材業務位居全球第二位以外,屆時其將再次改寫全球鋁板市場競爭格局的步伐已悄然邁出。
2、湖北婺商:百強民企豪擲300多億
第二屆“全國百強民營企業參與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東湖行”活動舉行簽約儀式,引進29個項目,總投資達326.8億元,在2010年的基礎上實現翻番。
據國際模協秘書長羅百輝介紹,此次簽約項目涉及現代裝備制造及高新技術服務、光電子信息等多個領域。其中,湖北婺商控股投資有限公司擬投資20億元,在東湖開發區建設模具產業工業園。據介紹,該項目占地面積約400畝,總建筑面積約80萬平方米,將集聚一批模具生產企業、模具產業研發中心,以及相關行業協作機構。
另據羅百輝介紹,湖北婺商模具開發有限公司計劃投資18億在湖北孝南區新建華中模具產業園,目前項目情況公示已投入資金15億建設模具加工生產區42萬平方米,管理辦公區、模具檢測中心、研發中心等共10.5萬平方米,配套生活區22.5萬平方米。
3、 西昌:經久產業園投資300億完善冶金汽配模具產業鏈
投資約300億元,涼山建州以來最大工業項目,千億級世界釩鈦工業基地……所有這些字眼,都意味著涼山州西昌市正在開啟新型工業化之門,一座“工業新城”,正在西昌經久產業園崛起。中共涼山州委書記翟占一“努力建設工業涼山和現代化的生態田園西昌”的規劃和部署,以及涼山州委常委、西昌市委書記鄧顯祥關于西昌“將抓住"中國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重大機遇,深度開發釩鈦等優勢資源,延伸產業鏈,做大做強整個釩鈦產業”的產業實施安排正在加速推進,一幅宏大的工業建設圖景正在西昌市徐徐鋪開。
據了解,擁有釩鈦、稀土等多種戰略資源的攀西“聚寶盆”,已不再僅僅滿足挖礦、冶煉、賣初級加工品,他們正設想并艱辛實踐著,要把整個釩鈦產業鏈延伸到下游再下游,以釩鈦園區為重要載體,發展高品質特殊鋼和釩鈦合金,重點發展冶金材料、高端汽車配件、精密模具等項目,從而有效支撐完整的產業鏈。
4、黃石模具:投入260億促進生產力升級
近年來,黃石市模具生產力促進中心積極加強自身服務能力建設,努力探索服務新機制、新模式,圍繞模具優勢特色產業的形成和發展,堅持引進、消化、吸收、創新和規模化的方針,大面積推廣先進實用技術,提升產業素質和市場競爭力,促進企業產品結構調整,提高企業生產力發展水平,形成了獨特的服務特色,服務群體穩定,服務業績顯著。
2011年黃石市將啟動實施投資過千萬元的工業技改及投資項目200項以上,完成技改及工業投資260億元。對此,國際模具及五金塑膠產業供應商協會負責人羅百輝認為,黃石模具生產力促進中心成功晉級省級中心,對進一步完善其服務功能,提升其服務能力和核心競爭力,促進其快速健康發展將起到推動作用,對黃石市生產力促進服務體系建設,服務區域和行業技術創新,將做出更大貢獻。
5、佛山大眾:投資133億 涉及模具生產經銷產業鏈
國際模具及五金塑膠產業供應商協會高級顧問KINVEN法蘭克福12月1日獲悉,德國大眾汽車(福斯汽車)下屬的豪華車品牌奧迪計劃擴大在中國的生產,擬自2013年起在中國南方的佛山建立一家新廠來生產A3汽車,從而使該款車的年產量增至70萬輛。
此間,國際模協秘書長羅百輝也透露,中國一汽轎車和大眾組建的合資企業將在未來五年間,向奧迪汽車在中國工廠總投資133億元人民幣,其中首期投入約30億歐元,涉及模具、生產和經銷幾個環節
珠三角整車發展中廣州位列第一、佛山第二,深圳僅靠比亞迪很難成為一極,必須在長安標致落地后才稱得上“三足鼎立”。
廣東已有一汽大眾、廣汽本田、東風日產、比亞迪等眾多知名品牌整車企業。按照目前企業公布的投資和增產計劃,東風日產在廣州花都興建第二工廠,將現有36萬輛汽車產能提升至60萬,建成日產全球最大的生產基地;廣汽本田在廣州增城擴產12萬輛;一汽大眾(佛山南海)項目規劃發展30萬輛轎車、總投資133億元人民幣;長安標致雪鐵龍(深圳)合資項目初期投資84億元人民幣,一期建設形成20萬輛整車及相匹配的發動機生產能力等。
廣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透露,2015年,廣東汽車工業市場有望超過2.5萬億元人民幣。按照廣東汽車整車企業的規劃,至2015年,廣東汽車產量將達450萬輛,大約是目前產量的3倍,產值將在2010年基礎上翻3倍,接近1萬億元人民幣。
如2015年零部件產業達到與整車平衡狀態,汽車零部件產業總產值將超過1.5萬億元人民幣。
汽車模具市場人士謝光輝指出,汽車工業產業鏈長,產業鏈前后兩端有巨大的潛在市場。廣東省多個產業面臨著轉型升級的要求,轉入發展汽車模具產業將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6、廣州南沙:聯合簽約110億 精密模具和海洋新能源項目落戶
近日,總投資超過110億元的南沙新區重點項目舉行聯合簽約儀式。總共有10個項目,涉及企業總部、高科技、商旅、先進制造業等領域,其中粵港科技園項目將在今年10月份啟動。廣州市副市長陳明德、簽約項目代表和南沙開發區有關部門單位負責人出席了簽約儀式。 精密模具項目落戶 含金量比較高 據廣州市副市長陳明德介紹說,南沙被《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等國家重大規劃列為粵港澳合作的重要平臺,汪洋同志提出了“以南沙新區開發為突破口,打造一個新廣州”的戰略構想。在此背景下,廣州市層面也在積極謀劃建設國家級的南沙新區。
此次簽約的10個項目全部為新項目,含金量頗高。涉及企業總部、高科技、商旅、先進制造業等領域,其中包括4個總部板塊項目、4個高科技板塊項目、兩個商旅板塊項目,總投資超過110億元,涉及港澳的項目幾乎占了一半。 這10個項目中,香港麗豐奧特萊斯(Outlets)綜合發展項目、南沙海港城項目都是標志性的商旅板塊項目,建成后將成為集購物、餐飲、娛樂、休閑與時尚生活體驗于一體的“現代化、一站式”消費中心,具有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產業帶動力強的特點。國際模協秘書長羅百輝認為,這些項目的落戶,將為南沙新區打造支撐廣州和珠三角未來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端產業體系打下堅實的基礎。 南沙有關負責人曾多次表示,南沙要探索建立對外開放新模式;建設粵港澳全面合作綜合試驗區,創新港澳企業與內地企業合作方式,推動與港澳合作從產業領域拓展到文化和社會領域;打造粵港澳綠色優質生活圈示范區,學習港澳地區在城市規劃建設和社會管理方面的經驗。 此次現場簽約的澳門新泓國際(南沙)高端金屬制品項目是自簽訂《粵澳合作框架協議》后第一家澳門公司投資南沙的項目,其提供的精密模具及高端金屬制品為美的集團空調冰箱年產1000萬臺、產值超120億元提供了關鍵保障。 南沙在規劃中,多次提出要借助香港成熟的現代高端服務業,并提出要建設旅游休閑健康產業。此次多個項目的簽訂,可以說在穗港合作方面又邁出了一大步。
7、海爾:投資108億家電模具落戶佛山三水
民營模具企業的崛起是整個中國模具產業結構中的重大調整,民營模具企業在整個模具市場中已占絕對的主導地位。在前幾年,人們提到汽車模具企業,可能就會想到一汽、天汽、東風等企業,但是現在這種格局已被打破,越來越多的民營汽車模具企業開始進入行業的前端,他們踩著時代的步伐,踏著國際模具先進發展水平的腳印,在中國的模具市場中掀起一股又一股熱潮。很多新興的民營模具企業善于總結整個中國模具行業發展歷程,從中吸取有價值的經驗教訓,并將其消化吸收在企業的設計規劃和發展戰略中。民營模具企業在資金使用方面更自由,促使其在市場方面走得也較國營企業快。很多民營模具企業還很注重企業的品牌建設,注重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注重企業的國際化市場的開拓,并實現了模具的專業化生產。
據國際模協秘書長羅百輝介紹,國內家電業巨頭海爾集團在華南地區投資建設的“海爾—佛山(三水)市場創新產業園”于近日正式破土動工。該項目總投資約108億元,首期投資60億元,將于2012年3月建成投產。
海爾—佛山(三水)市場創新產業園項目占地2400畝,將建設成為市場、物流、制造三大中心,是海爾集團華南地區總部基地和出口基地。根據規劃,產業園首期將建設海爾洗衣機、海爾冷柜、海爾LED、海爾EPG、海爾模具和海爾物流中心等六大核心項目。
隨著海爾入駐廣東,華南市場將再添一名家電業“巨頭”,而佛山作為華南地區家電制造業龍頭,家電格局也將隨之發生改變,未來即將“發力”的三水板塊,將與家電制造業占較大比重的南海、順德相抗衡。
8、貴州安順:引資8億歐元建歐洲工業城
3月25日,貴州安順西秀“歐洲工業城”簽約暨奠基儀式在安順市西秀工業園隆重舉行。葡萄牙投資方代表、葡萄牙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葡華僑聯主席周一平與西秀區區長張本強現場簽訂了投資8億歐元建歐洲工業城的協議。國際模具及五金塑膠產業供應商協會常務秘書長羅百輝稱贊,這是貴州乃至整個西南地區第一個專門承接歐洲產業轉移,為歐洲中小企業提供配套服務的工業園區。
據介紹,歐洲工業城地處安順西秀工業園內,占地面積8平方公里,主要以模具加工、機械加工、中藥研發成果轉化為主,計劃5年內完成工業城整體建設。項目總投資將達8億歐元,已有10余家歐洲中小企業有意入駐,預計幾年內入園企業將達到80家。園區建成后,可解決近3萬人就業,產值超100億元,實現稅收20億元以上。
目前,已完成超過1億元人民幣的基礎設施投入,園區基本完成“七通一平”。3月25日,正式啟動一期工程項目建設,包括園區產業培訓學校、研發中心、醫院等配套設施,并在此基礎上先行開發國際一線品牌服裝生產及相關產業配套。計劃通過3至5年的努力,將其打造成為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力的中歐合作產業示范園區。
羅百輝表示,目前世界經濟正在發生著深刻變革,國際產業轉移迎來了又一輪新浪潮,內地一些尚待開發的地區也迎來了新一輪機遇。歐洲工業城是貴州乃至整個西南地區第一個專門承接歐洲產業轉移,為歐洲中小企業提供配套服務的工業園區。園區建成后不僅將成為引進外資,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的平臺,同時也將成為中歐之間經濟、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陣地和增進彼此之間友誼的紐帶橋梁。
9、江西贛縣:招商引資 推進特色產業集群化發展
今年以來,引進5000萬元以上項目29個,億元以上項目19個,其中5億元以上項目7個,10億元以上項目4個;利用省外5000萬元以上項目實際進資19.79億元,完成全年任務的86.1%,同比增長23.1%;外貿進出口總額1.48億美元,同比增長42.16%,其中外貿出口9788萬美元,同比增長20%……
其中,深圳市模具技術學會圍繞國內“模具產業園區建設熱潮”,協助江西省級模具工業園招商引資,在深圳投資環境暨模具產業推介會上,上猶縣共簽約投資項目15個,簽約資金達60億元,項目涉及模具、電子、新型復合材料、動力電池等產業,做大工業發展平臺,做大做強縣域經濟。
繼全球最大管樁制造企業落戶贛縣之后,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國內一流模具制造企業深圳派高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在贛縣投資10億元建設的派高模具產業園項目即將開工,整個項目將在5年內完成。項目建成后,預計年納稅3億元,出口創匯1億美元以上,將吸引20家以上配套企業落戶園區,園區總產值超過100億元。
10、廣西梧州:模具項目產業轉移總投資43億
梧州舉行重大項目開竣工儀式,集中開竣工9大項目,總投資43億元。梧州千億產業園、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基地在梧州市進口再生資源加工園區啟動并揭幕,落戶園區的30萬噸再生銅投產儀式和梧州市鴻圖精密壓鑄模具生產項目奠基儀式同期舉行。
梧州進口再生資源加工園區是梧州發展再生資源產業集群的載體和依托,是梧州市按照“雁行陣勢”優化產業布局,建設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基地以及落實自治區打造千億產業園區的重要戰略舉措。
今年9月,國家發改委、財政部正式批準梧州進口再生資源加工園區為第二批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基地,將獲得國家層面3億元的資金支持。園區提升至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高度,彰顯國家對梧州發展循環經濟的關注和重視。國際模具及五金塑膠產業供應商協會秘書長羅百輝表示,年產30萬噸再生銅冶煉工程和梧州市鴻圖精密壓鑄模具生產項目是落戶園區的兩個核心項目,它們的投產、奠基是梧州實施“工業強市”、打造千億產業園區和建設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基地的重要里程碑。特別是年產30萬噸再生銅項目的投產,決定著園區拆解與精深加工產業承上啟下的完整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