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不留后路就沒有路
金融危機引發的全球經濟衰退,象橫空掄過來的一棒重擊,把很多滿懷激情跑步前進的中國企業家打蒙、打倒了。他們當中很多不得不放慢或停下擴張的腳步,審視周圍、審視自己。同時,也給了其他長期關注他們的人士在仰視和懷疑中幫他們總結的機會。
張維迎有一句話,我是贊同的——企業自身進行調整,該破的破,該賣的賣,危機之后,經過產業整合,可以出現規模較大、國際競爭力更強的企業。他甚至直指政府責任——政府對破產企業的拯救(我覺得應該說是對落后產能、過剩產能更合適)不僅扭曲了市場的懲罰機制,延緩了結構調整,而且常常把小問題變成大問題,因為政府只解決大問題不解決小問題。政府的拯救措施也降低了企業界自救的積極性,導致更多的投資行為和更多的壞帳,政府投入的資金越多,資金越短缺,譬如4萬億投資計劃。
張的分析有一定道理,但郎咸平卻認為中國的問題基本都來自國內。他說中國的問題比美國復雜得多,美國還只有一個金融危機,而中國是金融危機加上制造業危機。郎分析,美國的金融危機通過信心的喪失以及美國房地產的衰退而影響到中國,真正的沖擊,對中國35%的過剩產能的沖擊才剛開始。也就是說,在未來還有可能發生中國式的金融危機,郎咸平認為投資經商環境的惡化,其根本原因是整個經濟發展模式存在問題——支撐制造業發展的三個重要因素是消費、出口和投資,三足鼎立變成了現在的兩條路走路,一個是出口,一個是GDP工程。
撇開這些,我覺得有必要務實的有兩點,一是能不能找到內需的引擎?二是企業的發展究竟需要什么樣生態環境?顯然依靠基礎設施的投資拉動內需,依靠所謂的“下鄉”政策刺激農村市場,只是燃眉之急、飲鳩止渴而已。中國制造的未來,你真的能看到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嗎?
戲劇性不是市場經濟的產物和唯一,而是導演的功勞。李途純一手導演了太子奶今天,如何收場并不是每一個導演能夠給予一個令人滿意的結局。中國企業已經到了如何思考留后路的危機關頭了。單純依靠政府拯救,通用今天的下場也許才是我們今天真正的“鏡鑒”。
顯然,現在沒有人愿意停留在悲觀的思維上來譴責美國的霸道和罪有應得,中國企業需要做的是一定先給自己留好后路,我們必須首先解決好自己的問題,才能笑看世界經濟風云,而這我們也許剛剛清醒吧?!
關于李途純和太子奶的觀察4期雜志會出來,謝謝讀者關注。
本文作者
Ta的圈貼
更多最新創建圈子
官方公告 2018-09-30
圈主:中國壓鑄網 帖子:21壓鑄設備 2018-09-30
圈主:中國壓鑄網 帖子:64壓鑄模具 2018-09-30
圈主:中國壓鑄網 帖子:70壓鑄件 2018-09-30
圈主:中國壓鑄網 帖子:83其它 2018-09-30
圈主:中國壓鑄網 帖子: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