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中有色金屬的應用

 
樓主  收藏   舉報   帖子創建時間:  2010-04-19 14:55 回復:0 關注量:316
 
  • 兵器中有色金屬的應用 ??
    在常規兵器用材料中,金屬材料約占80%,其中又以鋼鐵材料占主導地位。但是,隨著兵器的現代化發展,高性能的有色金屬裝甲材料、結構特殊功能材料和復合材料的乃是在迅速增加,對處理器戰術技術性能的提高超到越來越大的作用。
    一、鋁合金裝甲車體材料
    為了減輕重量和提高防護性能,國外鋁裝甲的使用從50年代就開始了,到現在已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即由高韌可焊Al-Mg系合金裝甲發展成中強可焊Al-Zn-Mg系裝甲,再發展到鋁合金間隙疊層裝甲和鋁合金裝甲附加復合裝甲。使用鋁裝甲的車輛也由裝甲輸送車,發展到輕型坦克、步兵戰車和中型主戰坦克。
    英國進行的均質鋁裝甲材料D54S(Al-Mg系)與IT80裝甲鋼(Ni-Cr-Mo鋼)防護性能的實驗比較表明:在相同面密度(板材單位面積上的重時相等)的情況下,對榴彈破片的防護能力鋁裝甲優于鋼,在入射角為30-45°范圍內,對小口徑彈(7.62mm硬芯穿甲彈)鋁不如鋼,但是隨著彈丸走私的增大,入射角的增大或減小,鋁裝甲防護的優越性就顯示出來了。而且,鋁裝甲的性還在于它可以大幅度提高國體風度,可在其上采用焊接鋁合金構件,以達到減輕重量的“連鎖反應“的效果。
    我國60年代中即開始鋁裝甲材料研究,新型LC52鋁裝甲材料已在部分戰車上使用。鋁裝甲今后的發展方向,仍是研究抗彈性更好的均質材料和復合裝甲材料。
    二、鋁合金結構材料
    1. 變形鋁合金
    為減重,現在幾乎所有的兵器都盡可能多的采用鋁合金結構件。在坦克車輛方面,以英國“蝎“式坦克為例,其使用的變形鋁合金除裝甲車體外,還有平衡時連桿底座、剎車盤、轉向節、履帶松緊裝置、誘導輪、負重輪、炮塔座圈、煙幕發射器、彈藥架、貯藏艙、油箱、座椅、、管路等。目前,各國的架橋坦克和渡河舟橋的橋體,采用鋁合金焊接結構,與原負結構相比,可使橋長由18m左右增加到22-27m,載重量也增加到50-60t。
    在火炮方面,美國M102式105mm榴彈炮最為典型,它的大架、搖架、前座板、左右耳軸托架、瞄準鏡支架、牽引桿和平衡機外筒均是變形鋁合金制成。加之其結構的變化,使此炮重量從其前身(M101式炮)的3.7t降到1.4t,射程提高35%-40%,可實現全炮空運空投。
    對尾翼穩定的各種大中徑炮彈、戰術導彈和火箭彈,為提高其飛行的穩定性,其尾部零件,如尾翼、尾桿、下彈體彈托、尾翼座等多采用鋁合金。另外,各類彈的引信體也多數是采用鋁。
    2. 鑄造鋁合金
    常規兵器中,鑄造鋁合金主要用于坦克柴油機發機缸蓋、缸體、上下曲軸箱、活塞、壓氣機葉輪、各種泵體、坦克左右傳動箱,以及各種儀表和其它兵器的各種結構件等。為保證產品質量,坦克發動機用鑄鋁合金,一般要嚴格控制雜技含量,并在工藝上采取相應措施,如用鍶變質、真空或復合氣體除氣、高壓釜或差壓鑄造等。
    近幾年迅速發展起來的鋁合金擠壓鑄造,由于其鑄件的質量和機械性能接近鍛件水平,又適于大批量生產,因而在軍品中小型厚壁零件、氣密性零件上有望取代部分鍛件。
    三、鈦合金及燃燒合金
    1.鈦合金裝甲材料
    從綜合防護性能來看,鈦是很理想的裝甲材料。因此,50年代初國外即開始鈦裝甲研究。在相同防護條件下,鈦裝甲可比鋼裝甲減重25%。但是,由于鈦合金太貴,直到70年代末,鈦裝甲都沒有得到實際應用。
    近年來,隨著各種復合裝甲材料的研制,鈦合金作為其復合結構的一部分,取得了很好的技術效果。
    2.鈦結構材料
    鈦合金用于坦克車輛的結構件方面,如履帶板、主動軸、懸掛臂、拖桿扭力軸和負重輪幅等。由于經濟上的原因,未能在生產上使用。而真正在生產中使用的,目前國內外只限于供特種部隊使用的迫擊炮、無后座炮等輕武器。
    3.彈藥燃燒合金
    發展高燃燒能力的多功能彈藥是國內外彈藥的發展方向之一。當前最新 地,是在這些彈的戰斗部,旋轉一定量的燃燒合金,它們是金屬鋯、鈦、稀土及其合金等。加有燃燒合金的榴彈不僅有殺傷能力,而且有縱火效果,其特點有:燃燒溫度高、火種數目多、覆蓋面積大、不用專門引信引燃,只靠炸藥爆炸和高速撞擊引起的高溫即可引燃。目前國內外均裝備了這種彈種。
    四、重金屬和高密度金屬
    1.銅合金
    在常規兵器中,銅合金主要用于破甲彈藥形罩、大口徑彈藥筒、彈帶和各種銅基軸瓦。
    破甲彈是利用空心裝藥的聚能作用,使藥形罩材料以高射流速度撞擊裝甲板,并在裝甲板上形成20-200Gpa的高壓力和1000℃以上的高溫,將裝甲板貫穿的一種彈種。因此藥形罩的材質、形狀及工藝狀態對破甲性能均有大的影響,各國均選用紫銅材料。目前國外正發展具有燃燒后效的新材料和流變—復合鑄造新工藝。
    由于銅合金優良的回彈性能和抗腐蝕性能,因而是藥筒(彈殼)的理想材料。為了降低成本,一段時間以來,各國都研制鋼質藥筒,以節約銅材,目前除少數大口徑藥筒外,其余均鋼質化了。
    各國所用軸承材料不盡相同。我國坦克和火炮所有軸瓦材料大都用鋼背——ZQPb30鉛青銅,對于坦克發動機主軸瓦和連桿軸瓦是在ZQPb30表面鍍Pb-Sn合金。目前國外有發展使用Al-Sn、Al-Zn軸瓦并表面鍍二元或三元合金趨勢。
    2.鋅基合金
    常規兵器中鋅合金主要用于某些通信和儀表等零件的壓鑄件,近年來超塑性良好的Zn-Al合金,有望在復雜儀表和計算機殼體等零件上使用。
    早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美、日等國均在小口徑炮彈上使用了壓鑄鋅合金引信體,后來美國又在菠蘿彈上作了使用。我國先后在迫擊炮彈、37mm高炮炮彈、火箭布雷彈上也使用了鋅合金引信體,并從技術上較好地解決了鋅合金老化和低溫脆性等問題。
    3.鎢合金和鈾合金
    長桿式穿甲彈彈芯的穿甲深度隨彈芯密度、彈丸速度和彈丸長度/直徑比的增加而增加,因此高密度金屬鎢和鈾被用于彈芯材料后,使長桿式穿甲彈的威力大幅度提高,形成了對坦克的最大威脅。提高鎢粉純度、改進粉冶工藝、研制超細鎢粉和鎢基復合材料是鎢彈芯材料的發展方向。
    作為彈芯材料的U-Ti合金,其密度和機械性能均高于鎢合金,又有燃燒后效作用,故其成本高,又需解決防腐涂層和長期儲存等問題。目前,鈾彈材料是向鎢絲增強的復合材料方向發展。
    五、金屬基復合材料
    常規兵器中應用纖維增強的金屬基復合材料,在國內外都是近十年才開始的。由于纖維價格的降低和擠壓鑄造、真空吸鑄、真空壓滲等復合工藝的出現,使復合材料有可能用于批量大的常規兵器中。復合材料性能優異,因此一開始就受到各國極大的重視。
    1.顆粒及短纖維增強鋁基復合材料
    鋁合金中添加、SiC和石墨等顆粒和短纖維的主要目的是增加材料的耐磨性、耐熱性和硬度等。目前最成功的例子是活塞和履帶板。
    短纖維等增強鋁基復合材料活塞,是用短纖維制成高孔隙度的預制件,然后用擠壓鑄造法將鋁液滲入其中,以制成局部增強的復合材料活塞。此活塞與傳統的鑲圈活塞相比,其耐磨性相當 ,活塞頂的工作溫度可提高100℃,且活塞總重量和膨脹系數都明顯降低。因此是新一代主戰坦克發動機活塞的理想材料。
    SiC晶須和顆粒增強鋁基復合材料的制備除上方法外,也可用半固態流變鑄造法生產出復合材料鑄錠,再進行軋制擠壓或鑄造等壓力加工,以制成管、棒、型材或鍛件。Al/SiC復合材料有優良的機械性能,其耐磨性接近于鋼。據稱,美國Alcan公司生產了近千噸材料,并應用于導彈、導航零件。美國AVCO公司用SiC晶須/鋁復合材料制成裝甲車輛履帶板、剎車片、懦弱翼片、離心泵葉片等。
    2.長纖維增強鋁基復合材料
    用作增強劑的長纖維主要有碳、石墨、碳化硅、氧化鋁和硼等。由于其強度高達2000-4000MPa,楊氏達150-450GPa,用其增強鋁合金,按照復合材料的混合律,其對材料的強化效果是非常明顯的。因此,各先進國家投入了大量研究工作,試制了發動機中的連桿、活塞、戰術懦弱發動機殼體、制導舵板、戰斗部支撐架、軍用作戰橋梁的拉力弦、架橋坦克橋體和長桿式穿甲彈彈托等。隨著其價格和技術問題的不斷解決,此類材料的應用將會是非常廣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