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式壓鑄機常見故障及排除
由于熱式壓鑄機是在高溫、高壓、高速下工作,工作條件較為惡劣,在連續長時間工作后,難免會出現故障,如異響、動作不平穩、甚至機器停在某一位置不動、循環進行不下去。這些故障情況一旦出現,操作者就應引起高度重視,仔細觀察,判斷故障發生部位及可能之原因,及時排除故障,以保證正常生產。對于一般PLC控制的壓鑄機,由于沒有故障揭示,只能根據故障前后出現的現象、PLC控制程序所需的條件來判斷,排除故障的難度較大一些;對于PC控制的壓鑄機,由于具有較豐富的自診斷功能,即故障揭示及監控報警功能,正常情況下,報警與所監控的部位有關,比較容易診斷處理。總之,壓鑄機一旦出現故障,都需要操作者或維修者及時進行綜合分析,查找原因,予以排除。
壓鑄機常見故障為:動作不靈、無動作、無壓力、動作失誤等,排除這些故障的關鍵在于區分它是屬于電氣、液壓還是機械故障,而掌握壓鑄機的結構和工作原理以及每個動作相關的輸入、輸出條件,壓鑄機液壓系統工作原理以及壓力、速度調整方法是排除故障的基礎。任何不正常的聲響、緊固件松動、零件變形、不正常的移位都需要及時檢查維修。下面重點分析、介紹熱式壓鑄機常見的10種故障現象的可能原因及排除。
1 不能鎖模或鎖模一段后自停,不能鎖到位,能開模
可能的原因及排除
(1)鎖模條件被破壞
①前或后安全門未關
排除:關門或檢查安全門吉掣是否壓到位?是否有信號輸出或吉掣損壞?
②鎖模油閥無動作
排除:a.檢查各輸出點是否有信號輸出或接線是否松脫?
b.檢查鎖模油路中相關油閥,如:鎖模油閥、比例閥、方向閥等是否卡死或電磁鐵線圈是否損壞?
c.輸出壓力、流量(速度)是否正常?
③頂針未回原位
排除:檢查頂出行程調整是否過大,感應不到?近接開關是否無信號或損壞?頂針油路中相關油閥動作不靈或卡死?
④機械手未回原位
排除:檢查接近開關是否失效?或氣閥動作不靈?卡死?在不使用氣動打頭時應將機械手扎住,以免震松,機械手下垂導致誤報警。
⑤鎖模解碼器參數變化
排除:a.檢查鎖模解碼器是否有信號輸出或損壞而無法計數?
b.連接鎖模解碼器的齒輪、齒條是否損壞、松動或解碼器支架是否松動導致計數不準確?
c.突然停電、停機導致鎖模解碼器顯示值與實際監控狀態發生變化,需重新調整解碼器原始值。
(2)低壓鎖模故障
排除:a.檢查模具內是否有異物或閉合不好。
b.低壓鎖模相關參數設置不當,如:低壓報警時間、壓力、位置等參數設置是否恰當?
(3)機鉸、鉸邊、鋼司嚴重磨損,運動至此部位卡住
排除:更換嚴重磨損零件。
(4)鎖模油缸后段內有異物或磨損、拉花阻住
排除:清洗 或更換。
總結:出現故障,首先利用機器的報警、檢視功能,判斷故障部位,從該動作的相關輸入、輸出條件分析,通過檢查電氣控制元件及接點,檢查液壓傳動的控制,執行元件及部件,檢查機械部位的零件及裝配狀態,查找故障原因,予以排除。
2 不能開模或打不開模具
可能的原因及排除:
(1)開模相關條件被破壞
①開模油閥無動作
排除:a.檢查各輸出點是否有信號輸出或接線位是否松脫?
b.檢查開模油路中相關油閥是否卡死或電磁線圈是否損壞?
c.開模動作相應輸出壓力、流量(速度)是否正確?
②射料油缸未回位
排除:參考射料油缸不回錘之檢查方法排除。
③鎖模解碼器參數發生變化而導致計數不準確
排除:參考鎖模故障排除相關部分。
(2)安裝模具未按操作要求調整,鎖模過緊、鎖模停機時間過長
(3)模具升溫膨脹后未重調容模量、致鎖模力增大,開模困難
分析:不能開模,在排除開模相關條件破壞引起的故障原因后,應重點考慮是否由于調模不當、鎖模過緊、鎖模時間過長、模溫等因素影響?如圖1所示,由于模具的厚薄不一樣,采用機鉸鎖模的壓鑄機都由調模機構來調整容模空間,先調整容模空間,后調整鎖模力。當機鉸幾乎伸直(α>0)時,模具剛好合攏,此時鎖模力為零;進一步鎖模,當機鉸完全伸直(α=0)時,產生最大鎖模力,并自鎖。經過鎖模油缸,機鉸作用將模具壓縮E,同時哥林柱(拉桿)被拉長F(兩者應在其彈性范圍內)。此時如果鎖模過緊、鎖模時間過長,機鉸處的潤滑油被擠出,在鎖模產生的靜壓力及無潤滑的干摩擦狀態下,開模一段的速度及壓力往往不足以打開模具。另一方面,當模具升溫膨脹后,熱膨脹的變形量導致了鎖模力的額外增加,從而產生了開模困難的故障。
排除方法:
圖1
①檢查排除開模相關條件引起的故障。
②加大開模一段壓力及速度,潤滑后,重新在手動狀態下開模。
③在系統額定壓力內調高系統壓力,手動狀態下打開模具后,恢復原系統壓力及各相應參數。
④調模是在無負荷狀態下進行的,上述兩種方法未奏效時,唯有松開頭板前哥林柱螺母,松開模具后重新安裝螺母,調整動、定板間平行度。不要試圖用調模機構在鎖模狀態下強行開模,否則會導致鎖模機構無謂損壞,如:斷鏈條、損壞鏈輪,甚至損壞調模馬達。
⑤嚴格按照調模步驟調整容模空間及鎖模力大小,當裝模試啤一段時間,模具升溫膨脹,鎖模力增大后,注意及時調整容模量,使鎖模力回到原來的值,避免開模故障。
⑥減少鎖模停機時間,停機前切記將模具打開,萬勿在鎖緊模具的情況下停機。
(4)肘桿(或曲肘)機構零件嚴重磨損或損壞
排除:更換嚴重磨損或損壞的零件。
3 飛料
飛料在生產中時有發生,一旦出現飛料,要立即停機檢查,查明原因并解決后才能繼續生產。飛料發生的部位及可能的原因:
(1)射嘴身與鵝頸接合部位飛料
①模具入水口中心與射嘴中心出現偏差,工作一段時間后,由于反復沖擊,導致射嘴身與鵝頸接合部位松動而飛料。
排除:重調中心。建議模具設計時加裝與頭板預射孔相符的定位圈。
②制造質量問題。射嘴身與鵝頸錐面配合不好,導致飛料。
排除:拆下射嘴身,先清理干凈射嘴身錐度表面鋅料,再清理干凈鵝頸錐孔內表面鋅料,適當研配兩配合錐面,再重新安裝射嘴身。若發現有頂底現象,應適當截去射嘴身端部再研磨之。
③射嘴身安裝方法不正確導致錐面配合不好而飛料。
排除:正確的安裝方法是將鵝頸錐孔加熱到一定溫度(約300℃以上),再將射嘴身緊套入錐孔中。加熱溫度不夠或常溫安裝會導致高溫工作時配合錐面的松動而飛料。
(2)射嘴與模具入水口接合處飛料
①模具入水口與射嘴中心出現偏差,未對正。
排除:重調中心。
②模具入水口與鵝頸射嘴不相符;其入水口角度、孔的圓度及尺寸可能不吻合。
排除:修整模具入水口或更換射嘴。加工模具入水口及射嘴時,應按標準制作。
③射料時扣咀力不夠。
排除:檢查排除扣嘴油路故障,適當增大扣嘴力。
④離嘴后,射嘴頭部有鋅液滴漏。
排除:清理滴漏鋅液,適當延長離嘴延遲時間或設法改善入水口處冷卻條件。
(3)模具分型面處飛料
①容模位置未調好,模具未鎖緊。
排除:重新調整鎖模力。
②機鉸部分嚴重磨損,使模板鎖模力下降。
排除:更換或修復嚴重磨損的機鉸部分零件。
③模具本身平行度不好或者模具多次使用后嚴重磨損。
排除:修復模具。
④動、定板間平行度未調整好或使用后出現偏差。
排除:重調動、定板間平行度至符合要求。
4 錘頭卡死
分析:錘頭與司筒在室溫狀態下制造,配合間隙約為0.15mm左右,工作時在410℃左右,由于升溫熱脹,錘頭外徑會膨脹,而司筒與鵝頸因壁厚,脹大趨勢很微小,這樣高溫工作情況下,錘頭與司筒工作間隙僅為0.03~0.06mm左右。如果溫度過高(450℃以上)會導致錘頭與司筒間隙進一步減小,以至由間隙配合變為過盈配合,發生錘頭卡死之故障。所以錘頭卡死可能的原因有:
(1)壓室、爐溫過高導致錘頭卡死
預防方法:嚴格控制料溫。導致料溫失控的原因有幾方面:①熱電偶②溫控器③燃燒機。三者任何一方面出現故障都會導致料溫失控,所以壓鑄時應根據鋅液表面情況判斷料溫;扒去鋅液表面浮渣,如果液面清亮,呈銀白色,不掛鐵枝,表面比較緩慢氧化結渣,則表明料溫合適;若液面暗紅,表面很快氧化結渣,則表明爐溫過高,或用便攜式測溫儀復測料溫,當發現超過430℃時,應從上述三個方面查找造成溫度過高的原因,予以排除。
(2)坩堝內鋅液面浮渣過多,液面過低
排除:應扒去浮渣,及時添加鋅料,保證液面不低于坩堝表面1寸。
(3)機器安裝誤差,壓射油缸軸線與鵝頸司筒中心偏差過大
排除:與生產廠商聯系處理。
(4)制造質量問題
如:錘頭與司筒配合間隙過小,鵝頸制造的位置精度不夠。
排除:與生產廠商聯系處理。
5 不能射料
(1)射料相關條件被破壞
①前、后安全門未關。
排除:關門或檢查安全門吉掣是否壓到位?吉掣是否有信號或損壞?
②射料位置未回原位。
排除:參考射料油缸不回錘之檢查方法排除。
③鎖模行程未終止。
排除:a.檢查鎖模行程終止開關是否壓到位或損壞、無信號?
b.檢查鎖模終止確認開關是否壓到位或損壞、無信號?
c.鎖模解碼器參數變化,需重新調整參數。
(2)扣咀前限吉掣沒有壓到位或損壞
排除:a.扣咀前限吉掣沒有到位:調節壓塊,壓住扣咀前限吉掣。
b.檢查扣咀前限吉掣是否無信號輸出或損壞?否則更換或修復。
(3)射料參數設置不當
如:射料壓力不夠或射料時間沒設置。
排除:設置相關參數正確值。
(4)射料油路故障
如:兩個先導閥、兩個插裝閥等卡死。
排除:a.檢查儲能器(氮氣樽)充壓是否正常?有無泄漏等故障?
b.檢查相應油閥各輸出點是否有信號輸出、接線有無松脫?
c.檢查射料油路中相關油閥是否卡死,電磁線圈是否損壞?確認后清洗或更換。
6 射料不正常,有時不射或射料無力
(1)氮氣壓力不夠
排除:檢查、補充氮氣。長時間使用后應排除竄漏到氮氣樽氣腔部分的液壓油,并重新充氮氣,一般氮氣充壓4~5MPa。
(2)射料相關參數設置不當
如:射料時間太短,造成充填不足或產生回抽。
排除:輸入正確射料參數。
(3)回料時間不夠,儲能壓力達不到要求值
排除:給足回料時間。
(4)射料相關油閥動作不靈
如:臟物堵塞、卡住。
排除:檢查、清洗或更換。
(5)充壓油閥動作不靈或手動放油閥未關死,儲能壓力不夠
排除:清洗或更換充壓油閥或關死放油閥。
(6)只有一速,沒有快速射料
排除:a.檢查壓射吉掣是否工作正常?否則必須更換。
b.檢查二速射料油閥及相關電路是否工作正常?
(7)一速、二速調節不當
如:一速行程過長。
分析:熱室壓鑄機一般都通過調整射料壓力,并采用二級射料速度來控制壓射。通過一速將合金熔液壓至入水口附近,排出流道內的部分空氣;再通過二速將熔液調整注滿整個型腔,從而保證產品的質量。如果一速行程過長,轉入二速后,壓射速度還未提升起來,已完成射料,無法獲得合格的產品。一、二速具體調整應視產品所需合金量及壓鑄效果來確定,以啤出合格產品為宜。
排除:重新調整一速射料時間、將二速射料開始時間提前。如圖2所示,向上調節壓射吉掣板,以縮短一速射料時間。
圖2
(8)壓射速度調節手輪(速度閥)的開啟度太小
排除:重新調整調節手輪(速度閥)的開啟度、增大流量。
(9)鵝頸或射咀內有堵塞
排除:適當提高發熱套、發熱餅溫度,并清理堵塞處。
(10)鵝頸有穿漏現象或錘頭、鋼呤、司筒磨損引致反料
排除:反修或更換相應磨損零件。
(11)自制錘柄過長、鵝頸入料口堵塞
排除:更換或返修。
7 射料油缸不能回錘(不回料)
(1)射料油路故障
排除:a.檢查射料油路相關輸出點是否有信號、工作是否正常?
b.檢查相關油閥是否卡住或損壞?確認后清洗或更換。
(2)錘頭卡死
排除:檢查錘頭卡死原因,排除故障,更換相應磨損零件。
總結:發生射料故障,應首先檢查相關電路各輸出點是否正常?如確認正常,再檢查油路中相關油閥是否卡死、有臟物堵塞?如是,則需拆下清洗或更換。
8 頂針機構故障(頂出或退后故障)
(1)電路故障
排除:檢查接近開關是否無信號輸出或損壞?如是,調整位置,妥善接駁或予以更換。
(2)頂針相關油路故障
排除:檢查頂針油路中相應油閥是否卡住或損壞(如電磁線圈壞)?否則清洗或更換油閥。
(3)頂針機械部分故障
排除:a.檢查接近開關固定板是否松動、移位,使接近開關感應失效?
b.檢查頂出行程調整是否過大而致接近開關感應不到?
c.檢查頂出板導桿、中心頂針、頂針法蘭板等相應機械零件是否變形、移位或損壞?
9 無法正確調模
調模應在無負荷狀態(即開模狀態)下進行,引起調模故障可能的原因:
(1)開模未終止,調模條件被破壞
排除:參照不能開模之故障排除方法排除相關故障。
(2)調模電眼計數故障
排除:a.檢查電眼是否有信號輸出或損壞失效?
b.檢查安裝電眼的相應機械零件是否松脫,感應距離調整不當等引起電眼感應失效,計數不準?
(3)調模馬達超負荷
排除:a.檢查相關機械零件是否損壞或卡死而引起過電流保護?如是,則更換相關零件或修復。
b.檢查三相電源是否缺相或電壓不穩而引起過電流保護繼電器跳掣?
(4)機械故障
排除:檢查鏈輪、鏈條傳動系統有無卡死或零件損壞,予以排除。
10 系統無總壓
(1)三相電源缺相,電機無法啟動或油泵、電機、連軸器損壞
排除:系統無總壓時,若油泵不工作,應首先檢查三相供電情況,再檢查、修復及更換油泵、電機或連軸器。
(2)電磁比例閥無電到,起壓條件被破壞
排除:檢查電路是否有信號輸出?接線是否松脫?閥芯是否卡住或損壞?
(3)油箱油面過低或進油濾網堵塞
排除:添加液壓油或清洗、更換濾網。
(4)整個液壓系統回路中有液壓閥被異物卡住或電磁線圈損壞而不能復位
排除:檢查、清洗油路或油閥,更換損壞之液壓閥。
總之,壓鑄機的故障,除系統故障外,偶發性故障很多,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有閥的故障、泵壓力故障、各密封件磨損、老化失效、機械及電器故障等。解決方法各不相同。關鍵在于熟悉機器工作原理,掌握動作的輸入、輸出相關條件,充分利用電腦輔助診斷,找出原因,排除故障。千萬要注意的是,在排除射料方面的故障時,應先將錘頭拆除;在排除液壓故障時,應關停油泵,開啟手動放油閥,將回路卸荷 。
壓鑄機常見故障為:動作不靈、無動作、無壓力、動作失誤等,排除這些故障的關鍵在于區分它是屬于電氣、液壓還是機械故障,而掌握壓鑄機的結構和工作原理以及每個動作相關的輸入、輸出條件,壓鑄機液壓系統工作原理以及壓力、速度調整方法是排除故障的基礎。任何不正常的聲響、緊固件松動、零件變形、不正常的移位都需要及時檢查維修。下面重點分析、介紹熱式壓鑄機常見的10種故障現象的可能原因及排除。
1 不能鎖模或鎖模一段后自停,不能鎖到位,能開模
可能的原因及排除
(1)鎖模條件被破壞
①前或后安全門未關
排除:關門或檢查安全門吉掣是否壓到位?是否有信號輸出或吉掣損壞?
②鎖模油閥無動作
排除:a.檢查各輸出點是否有信號輸出或接線是否松脫?
b.檢查鎖模油路中相關油閥,如:鎖模油閥、比例閥、方向閥等是否卡死或電磁鐵線圈是否損壞?
c.輸出壓力、流量(速度)是否正常?
③頂針未回原位
排除:檢查頂出行程調整是否過大,感應不到?近接開關是否無信號或損壞?頂針油路中相關油閥動作不靈或卡死?
④機械手未回原位
排除:檢查接近開關是否失效?或氣閥動作不靈?卡死?在不使用氣動打頭時應將機械手扎住,以免震松,機械手下垂導致誤報警。
⑤鎖模解碼器參數變化
排除:a.檢查鎖模解碼器是否有信號輸出或損壞而無法計數?
b.連接鎖模解碼器的齒輪、齒條是否損壞、松動或解碼器支架是否松動導致計數不準確?
c.突然停電、停機導致鎖模解碼器顯示值與實際監控狀態發生變化,需重新調整解碼器原始值。
(2)低壓鎖模故障
排除:a.檢查模具內是否有異物或閉合不好。
b.低壓鎖模相關參數設置不當,如:低壓報警時間、壓力、位置等參數設置是否恰當?
(3)機鉸、鉸邊、鋼司嚴重磨損,運動至此部位卡住
排除:更換嚴重磨損零件。
(4)鎖模油缸后段內有異物或磨損、拉花阻住
排除:清洗 或更換。
總結:出現故障,首先利用機器的報警、檢視功能,判斷故障部位,從該動作的相關輸入、輸出條件分析,通過檢查電氣控制元件及接點,檢查液壓傳動的控制,執行元件及部件,檢查機械部位的零件及裝配狀態,查找故障原因,予以排除。
2 不能開模或打不開模具
可能的原因及排除:
(1)開模相關條件被破壞
①開模油閥無動作
排除:a.檢查各輸出點是否有信號輸出或接線位是否松脫?
b.檢查開模油路中相關油閥是否卡死或電磁線圈是否損壞?
c.開模動作相應輸出壓力、流量(速度)是否正確?
②射料油缸未回位
排除:參考射料油缸不回錘之檢查方法排除。
③鎖模解碼器參數發生變化而導致計數不準確
排除:參考鎖模故障排除相關部分。
(2)安裝模具未按操作要求調整,鎖模過緊、鎖模停機時間過長
(3)模具升溫膨脹后未重調容模量、致鎖模力增大,開模困難
分析:不能開模,在排除開模相關條件破壞引起的故障原因后,應重點考慮是否由于調模不當、鎖模過緊、鎖模時間過長、模溫等因素影響?如圖1所示,由于模具的厚薄不一樣,采用機鉸鎖模的壓鑄機都由調模機構來調整容模空間,先調整容模空間,后調整鎖模力。當機鉸幾乎伸直(α>0)時,模具剛好合攏,此時鎖模力為零;進一步鎖模,當機鉸完全伸直(α=0)時,產生最大鎖模力,并自鎖。經過鎖模油缸,機鉸作用將模具壓縮E,同時哥林柱(拉桿)被拉長F(兩者應在其彈性范圍內)。此時如果鎖模過緊、鎖模時間過長,機鉸處的潤滑油被擠出,在鎖模產生的靜壓力及無潤滑的干摩擦狀態下,開模一段的速度及壓力往往不足以打開模具。另一方面,當模具升溫膨脹后,熱膨脹的變形量導致了鎖模力的額外增加,從而產生了開模困難的故障。
排除方法:
圖1

①檢查排除開模相關條件引起的故障。
②加大開模一段壓力及速度,潤滑后,重新在手動狀態下開模。
③在系統額定壓力內調高系統壓力,手動狀態下打開模具后,恢復原系統壓力及各相應參數。
④調模是在無負荷狀態下進行的,上述兩種方法未奏效時,唯有松開頭板前哥林柱螺母,松開模具后重新安裝螺母,調整動、定板間平行度。不要試圖用調模機構在鎖模狀態下強行開模,否則會導致鎖模機構無謂損壞,如:斷鏈條、損壞鏈輪,甚至損壞調模馬達。
⑤嚴格按照調模步驟調整容模空間及鎖模力大小,當裝模試啤一段時間,模具升溫膨脹,鎖模力增大后,注意及時調整容模量,使鎖模力回到原來的值,避免開模故障。
⑥減少鎖模停機時間,停機前切記將模具打開,萬勿在鎖緊模具的情況下停機。
(4)肘桿(或曲肘)機構零件嚴重磨損或損壞
排除:更換嚴重磨損或損壞的零件。
3 飛料
飛料在生產中時有發生,一旦出現飛料,要立即停機檢查,查明原因并解決后才能繼續生產。飛料發生的部位及可能的原因:
(1)射嘴身與鵝頸接合部位飛料
①模具入水口中心與射嘴中心出現偏差,工作一段時間后,由于反復沖擊,導致射嘴身與鵝頸接合部位松動而飛料。
排除:重調中心。建議模具設計時加裝與頭板預射孔相符的定位圈。
②制造質量問題。射嘴身與鵝頸錐面配合不好,導致飛料。
排除:拆下射嘴身,先清理干凈射嘴身錐度表面鋅料,再清理干凈鵝頸錐孔內表面鋅料,適當研配兩配合錐面,再重新安裝射嘴身。若發現有頂底現象,應適當截去射嘴身端部再研磨之。
③射嘴身安裝方法不正確導致錐面配合不好而飛料。
排除:正確的安裝方法是將鵝頸錐孔加熱到一定溫度(約300℃以上),再將射嘴身緊套入錐孔中。加熱溫度不夠或常溫安裝會導致高溫工作時配合錐面的松動而飛料。
(2)射嘴與模具入水口接合處飛料
①模具入水口與射嘴中心出現偏差,未對正。
排除:重調中心。
②模具入水口與鵝頸射嘴不相符;其入水口角度、孔的圓度及尺寸可能不吻合。
排除:修整模具入水口或更換射嘴。加工模具入水口及射嘴時,應按標準制作。
③射料時扣咀力不夠。
排除:檢查排除扣嘴油路故障,適當增大扣嘴力。
④離嘴后,射嘴頭部有鋅液滴漏。
排除:清理滴漏鋅液,適當延長離嘴延遲時間或設法改善入水口處冷卻條件。
(3)模具分型面處飛料
①容模位置未調好,模具未鎖緊。
排除:重新調整鎖模力。
②機鉸部分嚴重磨損,使模板鎖模力下降。
排除:更換或修復嚴重磨損的機鉸部分零件。
③模具本身平行度不好或者模具多次使用后嚴重磨損。
排除:修復模具。
④動、定板間平行度未調整好或使用后出現偏差。
排除:重調動、定板間平行度至符合要求。
4 錘頭卡死
分析:錘頭與司筒在室溫狀態下制造,配合間隙約為0.15mm左右,工作時在410℃左右,由于升溫熱脹,錘頭外徑會膨脹,而司筒與鵝頸因壁厚,脹大趨勢很微小,這樣高溫工作情況下,錘頭與司筒工作間隙僅為0.03~0.06mm左右。如果溫度過高(450℃以上)會導致錘頭與司筒間隙進一步減小,以至由間隙配合變為過盈配合,發生錘頭卡死之故障。所以錘頭卡死可能的原因有:
(1)壓室、爐溫過高導致錘頭卡死
預防方法:嚴格控制料溫。導致料溫失控的原因有幾方面:①熱電偶②溫控器③燃燒機。三者任何一方面出現故障都會導致料溫失控,所以壓鑄時應根據鋅液表面情況判斷料溫;扒去鋅液表面浮渣,如果液面清亮,呈銀白色,不掛鐵枝,表面比較緩慢氧化結渣,則表明料溫合適;若液面暗紅,表面很快氧化結渣,則表明爐溫過高,或用便攜式測溫儀復測料溫,當發現超過430℃時,應從上述三個方面查找造成溫度過高的原因,予以排除。
(2)坩堝內鋅液面浮渣過多,液面過低
排除:應扒去浮渣,及時添加鋅料,保證液面不低于坩堝表面1寸。
(3)機器安裝誤差,壓射油缸軸線與鵝頸司筒中心偏差過大
排除:與生產廠商聯系處理。
(4)制造質量問題
如:錘頭與司筒配合間隙過小,鵝頸制造的位置精度不夠。
排除:與生產廠商聯系處理。
5 不能射料
(1)射料相關條件被破壞
①前、后安全門未關。
排除:關門或檢查安全門吉掣是否壓到位?吉掣是否有信號或損壞?
②射料位置未回原位。
排除:參考射料油缸不回錘之檢查方法排除。
③鎖模行程未終止。
排除:a.檢查鎖模行程終止開關是否壓到位或損壞、無信號?
b.檢查鎖模終止確認開關是否壓到位或損壞、無信號?
c.鎖模解碼器參數變化,需重新調整參數。
(2)扣咀前限吉掣沒有壓到位或損壞
排除:a.扣咀前限吉掣沒有到位:調節壓塊,壓住扣咀前限吉掣。
b.檢查扣咀前限吉掣是否無信號輸出或損壞?否則更換或修復。
(3)射料參數設置不當
如:射料壓力不夠或射料時間沒設置。
排除:設置相關參數正確值。
(4)射料油路故障
如:兩個先導閥、兩個插裝閥等卡死。
排除:a.檢查儲能器(氮氣樽)充壓是否正常?有無泄漏等故障?
b.檢查相應油閥各輸出點是否有信號輸出、接線有無松脫?
c.檢查射料油路中相關油閥是否卡死,電磁線圈是否損壞?確認后清洗或更換。
6 射料不正常,有時不射或射料無力
(1)氮氣壓力不夠
排除:檢查、補充氮氣。長時間使用后應排除竄漏到氮氣樽氣腔部分的液壓油,并重新充氮氣,一般氮氣充壓4~5MPa。
(2)射料相關參數設置不當
如:射料時間太短,造成充填不足或產生回抽。
排除:輸入正確射料參數。
(3)回料時間不夠,儲能壓力達不到要求值
排除:給足回料時間。
(4)射料相關油閥動作不靈
如:臟物堵塞、卡住。
排除:檢查、清洗或更換。
(5)充壓油閥動作不靈或手動放油閥未關死,儲能壓力不夠
排除:清洗或更換充壓油閥或關死放油閥。
(6)只有一速,沒有快速射料
排除:a.檢查壓射吉掣是否工作正常?否則必須更換。
b.檢查二速射料油閥及相關電路是否工作正常?
(7)一速、二速調節不當
如:一速行程過長。
分析:熱室壓鑄機一般都通過調整射料壓力,并采用二級射料速度來控制壓射。通過一速將合金熔液壓至入水口附近,排出流道內的部分空氣;再通過二速將熔液調整注滿整個型腔,從而保證產品的質量。如果一速行程過長,轉入二速后,壓射速度還未提升起來,已完成射料,無法獲得合格的產品。一、二速具體調整應視產品所需合金量及壓鑄效果來確定,以啤出合格產品為宜。
排除:重新調整一速射料時間、將二速射料開始時間提前。如圖2所示,向上調節壓射吉掣板,以縮短一速射料時間。
圖2

(8)壓射速度調節手輪(速度閥)的開啟度太小
排除:重新調整調節手輪(速度閥)的開啟度、增大流量。
(9)鵝頸或射咀內有堵塞
排除:適當提高發熱套、發熱餅溫度,并清理堵塞處。
(10)鵝頸有穿漏現象或錘頭、鋼呤、司筒磨損引致反料
排除:反修或更換相應磨損零件。
(11)自制錘柄過長、鵝頸入料口堵塞
排除:更換或返修。
7 射料油缸不能回錘(不回料)
(1)射料油路故障
排除:a.檢查射料油路相關輸出點是否有信號、工作是否正常?
b.檢查相關油閥是否卡住或損壞?確認后清洗或更換。
(2)錘頭卡死
排除:檢查錘頭卡死原因,排除故障,更換相應磨損零件。
總結:發生射料故障,應首先檢查相關電路各輸出點是否正常?如確認正常,再檢查油路中相關油閥是否卡死、有臟物堵塞?如是,則需拆下清洗或更換。
8 頂針機構故障(頂出或退后故障)
(1)電路故障
排除:檢查接近開關是否無信號輸出或損壞?如是,調整位置,妥善接駁或予以更換。
(2)頂針相關油路故障
排除:檢查頂針油路中相應油閥是否卡住或損壞(如電磁線圈壞)?否則清洗或更換油閥。
(3)頂針機械部分故障
排除:a.檢查接近開關固定板是否松動、移位,使接近開關感應失效?
b.檢查頂出行程調整是否過大而致接近開關感應不到?
c.檢查頂出板導桿、中心頂針、頂針法蘭板等相應機械零件是否變形、移位或損壞?
9 無法正確調模
調模應在無負荷狀態(即開模狀態)下進行,引起調模故障可能的原因:
(1)開模未終止,調模條件被破壞
排除:參照不能開模之故障排除方法排除相關故障。
(2)調模電眼計數故障
排除:a.檢查電眼是否有信號輸出或損壞失效?
b.檢查安裝電眼的相應機械零件是否松脫,感應距離調整不當等引起電眼感應失效,計數不準?
(3)調模馬達超負荷
排除:a.檢查相關機械零件是否損壞或卡死而引起過電流保護?如是,則更換相關零件或修復。
b.檢查三相電源是否缺相或電壓不穩而引起過電流保護繼電器跳掣?
(4)機械故障
排除:檢查鏈輪、鏈條傳動系統有無卡死或零件損壞,予以排除。
10 系統無總壓
(1)三相電源缺相,電機無法啟動或油泵、電機、連軸器損壞
排除:系統無總壓時,若油泵不工作,應首先檢查三相供電情況,再檢查、修復及更換油泵、電機或連軸器。
(2)電磁比例閥無電到,起壓條件被破壞
排除:檢查電路是否有信號輸出?接線是否松脫?閥芯是否卡住或損壞?
(3)油箱油面過低或進油濾網堵塞
排除:添加液壓油或清洗、更換濾網。
(4)整個液壓系統回路中有液壓閥被異物卡住或電磁線圈損壞而不能復位
排除:檢查、清洗油路或油閥,更換損壞之液壓閥。
總之,壓鑄機的故障,除系統故障外,偶發性故障很多,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有閥的故障、泵壓力故障、各密封件磨損、老化失效、機械及電器故障等。解決方法各不相同。關鍵在于熟悉機器工作原理,掌握動作的輸入、輸出相關條件,充分利用電腦輔助診斷,找出原因,排除故障。千萬要注意的是,在排除射料方面的故障時,應先將錘頭拆除;在排除液壓故障時,應關停油泵,開啟手動放油閥,將回路卸荷 。
本文作者
Ta的圈貼
更多最新創建圈子
官方公告 2009-03-10
圈主:中國壓鑄網 帖子:21壓鑄設備 2009-03-10
圈主:中國壓鑄網 帖子:64壓鑄模具 2009-03-10
圈主:中國壓鑄網 帖子:70壓鑄件 2009-03-10
圈主:中國壓鑄網 帖子:83其它 2009-03-10
圈主:中國壓鑄網 帖子: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