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臨職業生涯的選擇時,高中生們對于“大學”、“專業”的了解往往還很模糊,或者很片面。這些,學堂君也已經替同學們考慮到啦:學堂君根據我省教育廳近期公布的2014年本科畢業生人數最多的20個專業門類,請開設有這些專業的大學里的權威專家,來為大家一一梳理介紹。更多內容請刷一刷“早報學堂”二維碼。
解讀我省高校20個最熱門專業
機械制造設計及其自動化:
永不落幕的朝陽專業
通訊員 柴田 孫江麗
本報記者 紀馭亞
3月2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國制造2025》,會議上也指出要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和農業機械裝備等十大領域。
其中,有一個工科專業居然能和其中60%以上的領域緊密相關,堪稱“萬金油”。而這個“包羅萬象”的專業就是在2014年本科畢業生人數最多的20個專業中位列第九的機械制造設計及其自動化。
本期嘉賓:
浙江工業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副院長 梁利華
浙江理工大學機械制造設計及其自動化專業系主任 胡明
培養的不是技工,而是設計師
乍聽機械制造設計及其自動化這個名稱,不少人會聯想到工廠、車間、技術工人等關鍵詞。
“十年寒窗考上個本科,就去學個做技術工人的專業?” 浙江理工大學機械制造設計及其自動化專業系主任胡明說,生活中,她有時也會聽到社會對這個專業的誤解,尤其是當女生想報考時。
“學機械制造設計及其自動化專業是要研究和解決機械產品在設計、制造、運行和維護等方面的全部理論和實際問題。”因此,這個專業絕不單是去加工機床、車間操作。浙江工業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副院長梁利華也說,要在介紹這個專業前,要先把這個專業可能在社會上存在的誤解,先解釋解釋。
在兩位教授看來,這個專業培養的可不是技術工人而是設計者。而且,在同一專業名稱下,這個專業下包含的方向多達數十種。
以浙江理工大學為例,該專業的所有同學在專業教育課程中都要學習:機械系統設計、金屬切削原理及機床、機械制造工藝學、機械創新設計與實踐等專業平臺課程。到大四(第七學期),就會開設紡織機械、模具技術、數字制造、現代設計四個方向模塊課程,每個同學必選一項,也可多選。2013年,該校的機械制造設計及其自動化被列為“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現在每年都會篩選出近四分之一的同學進行“3+1”培養模式(“校內三年,企業一年”的校企聯合培養)。“到今年新高一同學上大學時,我們的這個模式應該已經在整個專業推開了。”
而在浙江工業大學,機械設計與制造是機械工程(原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下設三個方向中的其中一個。在浙江大學,機械制造設計及其自動化專業主要側重的則是汽車工程方向。
所以考生如果對這個專業心有所屬,最好在報考前先去意向高校網站上了解下每個高校的機械制造設計及其自動化專業下設方向是否是自己感興趣的。
畢業生隨著經驗積累,會越來越吃香
胡明說,這個專業既可以學得深,從學術角度對某一方向深入研究,也可以學得廣,掌握多個方向。換句更具煽動力、直白的話來說,就是適合各類性格、不同需求的考生來實現夢想。
不過,打雞血之余,學堂君也給大家討教了幾招來判斷自己是否真的能“hold”住這個專業。“學習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除了要會獲取知識,更要會用學到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而且還需要數理基礎、空間想象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胡明說,缺乏這幾點的同學,可能學習起來會相對吃力。
“我們這個專業還有個名字,叫‘永不落幕的朝陽專業’。”口吻一直蠻低調的胡明,在提到就業情況時,放了豪言。
原來,浙江理工大學的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歷年的就業率都在98%以上。“現在全國有400多所本科院校開了這個專業,但方向各有側重。個人預測,至少未來10年內,這個專業的就業環境都很好,”胡明說。
不過,學堂君也提醒考生不要忽略該專業的另一個特點—“后發性”。因為,“機械系統設計是開發新產品和改造老產品,需要考慮內、外部系統間的相互作用,設計時還應注意機械系統與其它系統的關系,也就是要關注機械產品的全壽命周期過程。因此,該專業畢業后需要至少三年左右的工作積累才能更好地駕馭。“胡明說。
“一個本科畢業生,30歲前比較難以出人頭地。” 梁利華說,工大該專業畢業生起薪大概在4500元左右每月,不算高。但是在有了經驗積累后,如果有相應能力,薪水的漲幅還是可觀的。不少畢業生還會轉行去證券行業,分析研究相關行業股票,或者進入專利事務所等。“總言之,這個專業的畢業生隨著經驗積累,會越來越吃香。所以,我們這個專業也有工科中的‘老中醫’的別名嘛。”
作者:紀馭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