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wen Hildreth是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SU)的一名3D納米制造助理教授。最近,他設計了一種電化學工藝,可用來“吃掉”金屬3D打印件的支撐結構。 由于像Stratasys這樣的公司的開創(chuàng)性工作以及特殊的可溶性材料的開發(fā),塑料3D打印件的支撐結構去除變得容易得多。相對應地,金屬打印件的支撐結構去除仍然是一個難題。 為了解決這個難題,Hildreth的最初想法是“如果控制好局部的化學環(huán)境,任何金屬都可以溶解”。他想象著將犧牲陽極——用來防止鋼船被腐蝕的那種——用在3D打印中。 Hildreth開始與有興趣為金屬3D打印開發(fā)一種新的支撐結構解決方案的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教授Timothy Simpson合作,來開發(fā)一種電化學解決方案。他們的目標是開發(fā)出一個可以“吃掉”支撐材料、同時讓打印件幾乎完好無損的工藝。 令人驚訝的是,該團隊實際上想出了多種方案來應對不同的金屬3D打印方法。首先,Simpson用一臺多材料Optomec直接金屬沉積3D打印機制造了一個帶有碳鋼支撐結構的1英寸不銹鋼拱形結構。然后,他用一種硝酸溶液成功地溶解掉了支撐結構,同時零件完好無損。這種支撐結構相對好去除,因為金屬沉積實際上與FDM 3D打印很像。 Hildreth開發(fā)了一種更為復雜的支撐結構去除工藝,適用于SLM、DMLS等基于粉末床的金屬3D打印工藝。
事實證明,對于用最常見的金屬3D打印工藝制造出的支撐結構,這種方法非常有效。主要的3D打印部件充當陰極,支撐結構則會受到陽極腐蝕。一個在EOS粉末床3D打印機上完成的測試部件證明了該技術的效果,其中支撐結構大約在七個小時內被侵蝕掉,遠低于機械加工處理所需的32至40小時。 |